深圳建設“超充之城”提速

五分鐘的時間可以做什麼?也許只是白領喝一杯咖啡的時間,但在深圳,能給新能源汽車續航200公里。在深圳的超充站,“一杯咖啡,滿電出發”的標語十分醒目。

深圳隨處可見的超充標語(陳霞昌 攝)

深圳車主使用“i深圳”App,用手機點一點,就可以顯示出距離最近的超充站,到達充電站後,掃一掃充電樁上的二維碼提槍加電,車輛主機屏幕開始顯示,續航里程正以一秒一公里的速度增加……

近日,記者從深圳市發展改革委獲悉,截至5月17日,深圳累計建成超充站378座。深圳“超充之城”建設也再次提速,作爲一種基於直流充電技術的高壓快速補能方式,以“一秒一公里”的速度實現高效充電的超充技術是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矚目的焦點。

充電5分鐘續航250公里的極速體驗

“我在三年前就買了新能源汽車了,現在看來這個決定非常正確。”車主沈女士告訴記者,快速充電和更多的充電站至關重要,“現在充電真的很方便,在深圳找充電樁還是很容易的。”沈女士說,她上班的路上就有兩個充電站,寫字樓裡也有專屬的品牌充電站。

沈女士說:“上班我把車停好就可以直接充電了,下班回家車就是滿電狀態。”

對衆多的電動車主來說,速度更快、密度更高的充電網絡,已成爲日常出行的“剛需”。

深圳街邊的超充設備(陳霞昌 攝)

所謂“超充”,是指比快充更快的充電設備,使用超充樁可在10分鐘或更短的時間內充電80%以上。

這些超充站多分佈於人流車輛密集的公共場所、大型商業綜合體、公交場站、產業園區,其中不少是依託原有運營多年的公共充電場站進行擴充改建。

記者瞭解到,在深康充電站,有一組集超充、光伏、儲能、V2G於一體的綜合能源設施。這一設施將光伏站、儲能站、電動汽車充放電站融爲一體,實現了“多站合一”。搭載的EMS能源管理系統,可以根據實時天氣、電價、新能源車電池狀態等信息,實現站內光伏、儲能、汽車充放電統一管理和智能調度,形成局域微電網、虛擬電廠。

“我們的充電站採用液冷充電終端,可實現充電5分鐘續航250公里的極速體驗。”深圳巴士新能源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深圳首座光儲超充和V2G充電站,可利用車輛動力電池爲電網儲能,響應電網調度,實現削峰填谷、穩定電網等功能。

據瞭解到,去年6月29日,深圳宣佈啓動“超充之城”建設,積極應用超充技術,推廣超充設施,快速佈局超充站點建設。到今年3月下旬,深圳超充站、充電槍數量超過加油站、加油槍數量。如今,一張遍佈全城的超充服務網絡在深圳出現。一些新站點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充電站,還是集成了液冷超充、光伏儲能、V2G(車網互動)於一體的智慧綜合充電站。深圳還依託發達的信息技術,基於“i深圳”APP專門打造了“超級快充”專區,幫助車主實現一鍵導航、一鍵充電。

加快建設“超充之城” 深圳堅持標準引領

當前,深圳已形成良好的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生態。值得關注的是,正在加快建設“超充之城”的深圳還堅持標準引領。

今年2月,國內唯一的電動汽車電池及充電系統領域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國家電動汽車電池及充電系統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在深圳成立。

今年4月1日,由深圳制定的《電動汽車超級充電設備分級評價規範》《電動汽車集中式公共充電站設計規範》正式實施,是全國首次發佈的超充設備分級評價和超級充電站設計地方標準,在行業內率先提出“超級充電設備”“全液冷超充設備”等術語定義,並確定超充設備單槍額定功率不低於480kW。

伴隨技術領先、場景多元覆蓋的超充設施服務體系的深入構建,“電力充儲放一張網”電力需求調配互動機制也日趨成熟。數百座超充站在爲新能源車高效補能的同時,也推動深圳綠色低碳交通網絡不斷延伸。目前,深圳全市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已達67.9%,保有量超97萬輛。截至2023年底,深圳市純電動貨車推廣規模已達13萬輛,其中純電動物流配送車輛12.6萬輛,純電動泥頭車0.4萬輛,保有量均居全球第一,率先實現公交車和巡遊出租車100%純電動化。

與此同時,深圳不斷強化清潔能源的能源增量主體地位,清潔能源裝機佔比達到78.7%。建成虛擬電廠運營管理平臺,率先打造了國內首個電力充儲放一張網。據悉,深圳還將完善提升光儲充放一張網,建設虛擬電廠管理平臺3.0,推進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