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200億資金待兌付,網貸“草根教主”周世平和紅嶺系如何墜落?

2020年,昔日風光無限的”紅嶺系“P2P平臺陡然崩塌,全數清零。三年之後,網貸“草根教父”周世平鋃鐺入獄,獲刑無期。

根據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消息,2009年至2021年,周世平等人通過在紅嶺創投公司網上平臺發行融資標的,累計向48萬餘人非法吸收公衆存款約1090億元人民幣。周世平犯集資詐騙罪、非法吸收公衆存款罪,被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從出身農村籍籍無名,到投身股市幾經沉浮,再到叱吒網貸江湖獲封“草根教主”,潮起潮落之後,周世平的後半生要在牢獄中度過。

自2019年3月紅嶺創投發佈清盤聲明,包括投資寶和紅嶺資本在內的“紅嶺系”已經走過幾年的兌付歷程,隨着2021年周世平等被警方採取強制措施,“紅嶺系”千億大宣告倒塌,待兌付規模超200億元。

無視風控被大標模式反噬,壞賬數字越滾越大

“在2019年4月8日之前,周世平的發跡史絕對是一個勵志故事。貧困的童年,有擔當的青年,好父親好丈夫好兒子的中年。”李芳感慨。

李芳是跟隨周世平多年的衆多早期投資者之一,他們親切地稱周世平爲“老周”,被周世平的勵志光環所吸引,基於信任對他進行“人品投資”,一步步將自己的財產轉移到了紅嶺創投旗下的投資寶平臺。

公開資料顯示,周世平1968年2月生於江蘇如皋,高中畢業便進工廠打工,幾年後決定繼續考大學,1993年參加高考落榜。但當年正趕上股市大漲,看着友人能夠一次輕鬆在股市賺取幾千元,周世平也萌生入市想法。

周世平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通過股市,他在1994年用幾萬元本金就賺到60萬元,撈到“第一桶金”,但是亞洲金融危機讓他狠狠摔了一次,幾經沉浮,直到2007年股市大漲,周世平再次憑藉股市翻身。

2007年6月,國內首家P2P平臺拍拍貸在上海成立,P2P開始在中國生根發芽。周世平發現該方向大有可爲,也拉着朋友在2008年下半年籌備成立網貸平臺紅嶺創投,2009年3月正式上線運營。彼時國內P2P平臺尚屈指可數,紅嶺創投屬P2P網貸行業元老,而自稱“鄰家大叔”,跟投資者交流隨意平和的周世平,也被媒體和其粉絲稱爲網貸行業“草根教父”。

事實上,紅嶺創投早期一直不溫不火,周世平曾引入多位資深銀行人士,總裁項旭就是其中之一。這些銀行高管來自傳統金融機構,對銀行做的大標放貸業務十分熟悉。

彼時有業內人士分析道,紅嶺創投就是把銀行對公條線風控模式照搬過來,因此形成對公“大額標”居多、以抵押貸款形式進行發放的特點。

2020年,項旭接受界面新聞記者獨家採訪時覆盤了紅嶺系“墜落”始末。他表示,紅嶺創投照搬銀行模式,但是風險控制沒有銀行到位,造成貸款清收難度大,“三年上岸”承諾難兌現。

2014年3月,紅嶺創投發佈了其第一個億元融資標的,自此之後,紅嶺創投交易量實現了爆發式增長。根據公開資料,2013年紅嶺創投累計成交51億元,2015年就變成了1052億,可謂增長迅速。

紅嶺創投爆發的這些年,同樣也是行業大幅度增長的年份。相關數據顯示,從2012年開始,國內P2P數量由2012年的200家左右增長到2015年的3000多家。

由此紅嶺創投創造了鉅額交易量,紅嶺創投官網顯示,在上線經營14餘年時間裡,紅嶺創投平臺累計成功出借金額高達4528億元,交易總筆數達到1234萬筆,有274萬個出借人。

高利率是吸引投資人的一種主要方式,根據界面新聞記者獲取的本案一審判決內容,法院指出,紅嶺創投在線上發行融資標的,吸收資金,公司發行官標,周世平允許紅嶺創投小股東發行資產標,部分投資人發行淨值標,通過媒體等進行公開宣傳。投資人購買的標的多爲8%-18%的收益,最高年化利率26%。

風控問題是大標模式難以迴避的重點問題,一旦控制不了風險,最終也會被其反噬。

2014年8月,周世平首次自曝廣州紙業四家公司1億元壞賬。

2015年,紅嶺創投再次被曝出森海園林7000萬元壞賬。

2017年3月,港股輝山乳業暴跌,彼時周世平當時迴應稱,並沒有持有輝山股份,但有5000萬元的債權合作。

據公開資料,紅嶺的壞賬數字越來越大。2015年底壞賬有5億元, 2017年不良資產有50億元,其中壞賬有8億元。

隨着公司盤子做大,紅嶺創投一度傳出上市傳聞。2015年,周世平通過受讓深南股份前身原三元達3600萬股,後續又成爲深南股份實控人。此舉一度被認爲是給旗下網貸平臺上市鋪路,但借殼上市最終並未成行。

P2P行業經歷了短暫的“野蠻生長”時期,很快迎來監管升級,尤其是針對紅嶺創投的大標模式出臺了相關文件。

2016年8月,原銀監會等四部委聯合出臺了《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明確網絡借貸應遵循小額、分散原則,規定兩道監管紅線:同一自然人在同一網貸平臺的借款餘額上限不超過20萬元;同一法人或其他組織在同一網貸平臺的借款餘額上限不超過100萬元。

在大標模式難以爲繼的情況下,周世平及相關高管在平臺資金入不敷出時通過施展財技得以讓整個現金流繼續運轉,包括紅嶺創投在內,“紅嶺系”的幾個平臺之間的資金流動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詳見:【調查】紅嶺系網貸平臺230億清退謎局:實控人周世平是否濫用控制?該不該“混合清退”?)

紅嶺創投也嘗試各種轉型,如2017年周世平曾提出轉型爲提供綜合金融服務的“紅嶺控股”,專注於服務上市公司併購重組的“創新投行”業務,但並沒有成功。

2017年7月,周世平在紅嶺社區發文,表示不擅長做網貸業務,並計劃在三年內清盤。後來又表示,平臺將大單資產清盤,合規業務繼續進行

三年兌付方案成泡影,待兌付規模超200億元

2019年3月,周世平在紅嶺創投論壇上突然發佈“雖然清盤,但不是說再見”的聲明。隨即推出全部出借款三年內完成全額兌付的方案。第一年(2019年)兌付20%;第二年(2020年)兌付35%;第三年(2021年)兌付45%。

對於周世平來說,紅嶺創投開始宣佈清退,或許是一次救贖自己的旅程。但200多億的盤子要在三年之內清退,顯然老周心裡並沒有底。

根據紅嶺創投官網,紅嶺創投的兌付方案停留在2021年9月18日。截至該日,平臺已實施57次兌付安排,合計已兌付約26.74億元。本次兌付後已累計兌付270436萬元,剩餘待兌付1567691萬元。另經數據統計,投資寶兌付4.1億元,佔兌付總額65.73億元的約6.2%;紅嶺資本兌付5400萬元,佔兌付總額10.8億元的約5%。

“紅嶺系”平臺待兌付規模超200億元。

根據法院通報,周世平等人明知紅嶺創投公司資金缺口巨大,仍發佈“消費理財”“債權置換”“紅盈寶”等虛假借款標的非法集資,所募資金主要用於歸還融資項目到期本息、維持公司運營等無法產生利潤的成本支出。周世平利用“投資寶”和“紅嶺資本線下理財”的實際控制人身份,肆意使用非法集資款項,集資詐騙逾204億元。

2021年9月,周世平和紅嶺系被警方採取強制措施。

2022年4月14日,深圳市人民檢察院通報,犯罪嫌疑人周世平、胡玉芳、項旭等十八人涉嫌集資詐騙、非法吸收公衆存款罪一案,已由深圳市公安局福田分局向深圳市人民檢察院移送審查起訴。

經過了兩年時間的調查,2023年12月7日,最終周世平等被法院宣判。被告人周世平犯集資詐騙罪、非法吸收公衆存款罪,被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其餘17名被告人犯集資詐騙罪、非法吸收公衆存款罪、職務侵佔罪,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十一年至二年六個月,並處罰金。

多位出借人士告訴界面新聞,現在平臺追繳力度不足,很多人包括股東的借款都沒還。在一審判決出來之後,還要等終審判決。“全體出借人盯着的是資產處置和資金分配,希望對所有出借人公平公正。”

一位有着多年出借史的紅嶺系資深出借人向界面新聞記者表示,“2019年4月之後還是有很多人對周世平抱有幻想的,直到2019年底紅嶺創投和投資寶都沒有完成當年的兌付承諾,出借人開始對周從失望到感覺被欺騙再到憤怒。”

2020年初,爲了探討投資寶未來的清退走向,作爲出借人代表的李芳還和幾位紅嶺系相關平臺負責人一同約見了周世平,那個在微信溝通中有閱歷、有擔當,會替別人着想的“好人”老周,在會議視頻中意氣風發的“帶頭大哥”老周就坐在她對面。

而當真人就在眼前,光環瞬間消散。“之前要是見過他,我不會投給他一分錢。”李芳表現出失望。“他有些無所適從,像個犯錯的學生站在老師面前,也感覺到他的壓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