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免疫保護力還有6成 學者建議1種人確診可改「3+n」

臺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表示,臺灣的優勢在於仍有約6成的社區免疫保護力,但XBB、BQ.1等新興變異株「不可能不進來臺灣」,因此要超前部署,包括施打次世代疫苗、精準NPI等。(圖/取自新冠肺炎科學防疫園地)

臺大公衛學院博士林庭瑀指出,18到64歲健康族羣且已施打次世代疫苗者,約95%的人在感染新冠肺炎後2到3天時已經沒有傳染力,建議未來可針對該族羣縮短隔離天數爲2到3天。(圖/取自新冠肺炎科學防疫園地)

本土疫情脫離高原期,確診者隔離天數將在11月14日起縮短爲「5+n」,在家隔離5天后,快篩陰性1次即可解除自主健康管理。臺大公衛學者指出,目前國內約3分之2成人曾染疫,加上疫苗接種的保護力,目前社區免疫保護力尚有6成,但面對新興變異株威脅,仍應儘速接種次世代疫苗;並且可考慮針對18到64歲健康族羣且已施打次世代疫苗者,將確診隔離天數從5天縮短爲2到3天。

國內疫情趨緩,但近來新興變異株威脅不斷,包括BQ.1在歐洲、北美等地迅速崛起,也在非洲現蹤,該變異株目前已出現6個變化;而XBB主要在亞洲流行,最近在新加坡引起一波疫情。指揮中心統計,目前國內皆有驗出零星個案,BQ.1、XBB和BF.7各驗出1例本土個案。

臺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認爲,臺灣的優勢在於仍有約6成的社區免疫保護力。根據他推估,10月約有68%,其中57%是自然感染BA.2和BA.5而來,另外11%是接種次世代疫苗或第4劑疫苗的保護效益;隨着時間推移,自然感染保護力會下降,但疫苗保護力也有少許上升,推估11月成人社區免疫保護力還有6成,到了12月也還有58%。

但陳秀熙強調,XBB、BQ.1等新興變異株「不可能不進來臺灣」,因此要超前部署。他提醒,曾在6月15日前感染的民衆,或是8月15日前接種第3劑疫苗者,都可能在11月15日左右面臨保護力失效問題,應儘速接種次世代疫苗,對於新興變異株都有非常大的阻擋效果,避免入冬後可能造成大流行。

臺大公衛學院博士林庭瑀表示,目前國內已有66%成人曾經感染,其餘34%、大約672萬人則沒有自然感染的保護力,如果面臨大型羣聚場所或新興變異株,存在一定程度的風險,如果進一步施打次世代疫苗,對於感染和預防重症都有保護作用。

另外,精準NPI(非藥物公衛手段)也是防範新興變異株的重點。林庭瑀指出,18到64歲健康族羣且已施打次世代疫苗者,95%的人在感染新冠肺炎後2到3天時已經沒有傳染力;至於65歲以上或慢性病患者,且尚未施打次世代疫苗者,大約5天后才能達到95%的人無傳染力。

目前國內將在11月14日起實施確診者居家照護「5+n」,n代表自主健康管理,只要快篩陰性即可解除,n最短爲0天、最長7天。林庭瑀建議,未來有機會做滾動式修正,針對已施打次世代疫苗的健康族羣,可縮短隔離天數爲2到3天;如果國內追加劑接種率達到8成以上,檢測頻率亦可縮短爲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