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柯文哲提金廈大橋具象徵意義

旺報社評

柯文哲在金門重提修建「金廈大橋」,綠營冷嘲熱諷,羣起圍攻,國民黨生怕被抹紅,反應平淡。柯文哲的主張雖無助於實質工程的推動,但臺海風雲詭譎此刻,卻成爲兩岸和平難得的亮點,可以提醒包括對岸在內的所有人,臺灣社會支持兩岸和平與合作的聲音仍在。

柯呂認同中華文化母體

民進黨執政6年來的反中操作,加上疫情對兩岸交流、民間感情的重創,大陸民間或涉臺學界對兩岸和平發展前景日趨悲觀,這是近期不少參與兩岸線上會議的臺灣學者的共同感受。當然,看在希望兩岸儘早攤牌、「長痛不如短痛」的速統派眼中,可能是相反的「樂觀」情緒。無論立場如何,許多人都非常困惑:爲什麼這些年激進勢力裹挾兩岸輿論?曾經支持兩岸和平發展的力量去哪了?

兩岸政治分歧超過70年,並未改變臺灣社會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民主化40年,也未改變對和平解決政治分歧的期盼,也不是部分名嘴或政客所炒作那樣的「綠化」、「獨化」。

柯文哲墨綠出身,擔任臺北市長後持續推動兩岸交流,並非全然出自政治現實的考慮,他深層思維中的中華文化元素纔是主要動力。同樣,原本被視爲臺獨前輩的呂秀蓮,提出以「一箇中華」化解兩岸分歧,這不也說明呂秀蓮認同兩岸同屬中華民族嗎?

柯文哲、呂秀蓮在泛綠出身的政治菁英中絕非孤例,就像蔡總統在20年前說「我是中國人,因爲我念中國書長大」那樣,民進黨「抗中保臺」,多出於政治立場與選舉利益的考慮。只要卸下政治魔咒,相信大部分綠營人物還會迴歸中華文化的母體認同。

兩岸政治尖銳對立,但臺灣支持兩岸和平的「民意基本盤」仍然穩固。以今年3月陸委會的兩岸定位民調爲例,「儘快獨立」與「維持現狀以後再獨立」兩項總和29.6%,顯示「廣義獨」絕非主流;再以今年5月親綠智庫民調爲例,支持疫後兩岸開放交流者高達68.5%,陸委會6月最新民調也顯示,71.6%支持疫情穩定下恢復大陸人士來臺灣交流。相比一些具有「抗中保臺」色彩的誘導式民調提問,臺灣社會多數支持兩岸交流、少數力挺臺獨的主流民意一目瞭然。

由統獨二分迴歸辯證法

由於俄烏戰爭的刺激,兩岸關係突然被推到「戰與和」的終極拷問,大陸對臺討論也陷入「直接武統」還是「以武逼統」的選擇題,這無疑極大縮小了兩岸和平化解分歧、走向融合的空間,同時也讓過去10年來兩岸在和平發展軌道上構建的既有機制得而復失。這時候大陸更應該思考,支持兩岸和平與合作的臺灣主流民意,絕非「不存在」,而是「抓不住」,如果無視或錯判這股民意,會令和平統一的希望更加渺茫。

大陸近年來對臺措施或言行,或許出發點都是「抓住」或「穩住」臺灣民意,讓臺灣社會更接受大陸和平統一的主張,但爲何經常無效、無感,甚至適得其反?除了因長期歷史因素形成的意識形態差異以外,大陸與臺灣打交道愈來愈固執於「二分法」,卻愈來愈偏離「辯證法」。過去在和平發展時期,大陸對臺「二分法」固然以九二共識爲界,但對綠營則寬泛畫出一條「只要願意推動兩岸和平發展都歡迎」的界線,陳菊、謝長廷、賴清德都成爲對岸座上賓,也成功引導「白色力量」積極投身兩岸交流,甚至差一點觸動綠營內部凍結臺獨路線。

若以「辯證法」思考,民進黨愈是在臺灣掀起「抗中」,大陸對臺灣交往「二分法」的那道線反而應該畫得愈廣,而不是簡單限縮爲「非統即獨」。

「維持現狀」可以理解爲「不統」,也可以理解爲「不獨」,基於兩岸本以一中憲法確立彼此定位,「不統即獨」在辯證法轉換下難道不就是「不獨即統」?兩岸情勢之艱困衆所周知,但只要一個轉念,山窮水盡就會柳暗花明。

東昇西降是歷史大潮流,大陸對臺在「和平統一」的方針下,策略操作的空間可更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