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維護臺灣主權 拒絕無償軍援

中國時報社論

美國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初審通過《2022年臺灣政策法》,其中授權行政部門軍援臺灣的條文,被認爲是1979年《臺灣關係法》通過後,最重大、最有實質意義的對臺立法,臺美關係有了新的進展。臺灣需要強化自我防衛,但接受美國無償軍援將對國防自主造成不可回覆的傷害,國人對這一部分尤其需要三思。

國防戰略 假手於人

美國參議院外委會以17票贊成、5票反對,高票通過《臺灣政策法》,下一步將送參議院全院審查。其中「臺灣安全協助倡議」,授權國務院從2023財年開始,分4年提供45億美元軍援,第5年加碼20億美元,無須償還軍援總額達65億美元,接近2000億新臺幣,另提供20億美元軍事貸款,以加速臺灣國防現代化。

美國「外國軍事融資」(簡稱FMF)制度,可分爲兩種,一是貸款,一是無償援助。通常提供貸款的方式,只對重要盟邦提供無償FMF。臺灣自雙方協防條約廢除後,一直都用現金軍購。去年美國國會議員先後提出《武裝臺灣法案》、《臺灣嚇阻法案》,主張無償援助與貸款並行,希望提高臺灣自主防衛能力,如今終於通過。

二戰結束後,美國對外援助累計屬以色列最多,迄今已向以色列提供逾1250億美元援助,多數以軍事援助形式進行,以色列已成爲全球最有作戰能力的國家之一,一旦建構臺灣版「軍事質量優勢」(QME)援助,臺灣自我防衛能力可望加速建構,因而得到很多認同,但也有反對的聲音,認爲以色列軍力強大還有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對美國政治與經濟的強大影響力與連結力。臺美斷交已42年,雙方沒有聯合軍事訓練與演習,美臺官方與民間關係都不能與以色列類比,無償軍援不會讓臺灣變成另一個以色列。

對美國的無償軍援,臺灣軍方同樣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對。反對者主要是擔心失去建軍主導權,將全盤接受美方的戰略指導與作戰規畫。去年美國國會議員提出軍援臺灣的意見後,美國前國安顧問歐布萊恩就倡議,應援助臺灣2000枚刺針飛彈部署到每個警察局。國防部長邱國正在立法院答詢時直言這建議「根本是兒戲」,「不是外國人講,我方就照辦」,他還說「哪有國家建軍是照着外國人說的做,我方絕不會這麼做。」

美曾棄臺 歷歷在目

1950年韓戰爆發後,臺灣曾接受美國經濟與軍事援助,前後約15年,經援主要用在填補預算赤字與經濟發展,軍援則提供陸海空軍所需各項裝備與武器。823炮戰期間,美國迅速援助新型響尾蛇飛彈與8吋炮,臺灣終能立於不敗之地。曾有研究者指出,越戰期間美國爲掌握臺灣建軍備戰方向,曾要求蔣中正比照韓國,60萬國軍薪水由美軍來發,但連級以上單位須派一名美軍顧問,被蔣中正拒絕,理由是避免國軍被美國掌控失去自主性。總額65億美元的援助主要是美國不願見大陸攻臺後,造成亞太戰略失衡與對美國利益的衝擊,站在臺灣立場則該重視國軍建軍策略、國家發展方向被美國控制的後果。

爲維護國家安全,臺灣確實需要向美國購買武器與裝備,但臺美關係不對等,若接受無償軍援,等同把國家安全交到美國手上,這就不是「親美」而是「賣臺」。不要忘了,韓戰爆發前杜魯門政府曾決心拋棄臺灣,承認大陸新政權;美蘇冷戰,尼克森政府曾拋棄臺灣、卡特政府與大陸建交,歷史殷鑑歷歷在目。

臺海不安,編列適當預算對美軍購有其必要,但接受無償軍援等於斷送國防自主,將在安全戰略與防衛上完全依靠美國的指揮與控制,如果美國對中政策再度出現重大轉變,國安方針與策略一時難以轉圜,將因而陷入混亂,這是國人所不願看到的結果。

臺美與兩岸關係應求平衡,不挑釁大陸,讓大陸沒有對臺發動攻擊性軍演的合理性,美國就不用憂心臺海安全,非要武裝臺灣不可,這纔是維護臺海安全的最佳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