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師王文心:接納不同時間變化,讓地景與人相遇
作爲景觀設計師,經常得面對不同空間尺度的案子,有的大如跨區域的河川水岸,處理的是環境物候與整體生態空間;抑或小如住宅裡的迷你陽臺,觀照的是人與植物間的親密尺度。不論大小,我喜歡擷取最初相遇的感受,並依照它們所處環境脈絡中思索提問。
我嘗試在個體與整體的時空裡來回閱讀,希望透過這樣的理解,呈現花園本身樣貌,接納不同時間變化,它們是自由且自在的;也因此我期待這樣的花園能夠與人們直接溝通,它有着親密感,能爲人帶來放鬆與平靜,即便很多時刻只是無所思、無所想的盯着它們看。
王文心|從農業化學走到地景,畢業於英國雪菲爾大學與倫敦建築聯盟學院,並於Gustafson Porter + Bowman擔任景觀設計師,參與多項國際景觀設設計案。回臺後成立工作室,從事環境藝術創作及地景設計,作品探討地景與時間的循環關係,希望透過揭示環境本質,帶到人與自然交織共生的場域。
我在英國工作時的老闆Kathryn Gustafson,她對環境的細膩思考,影響我對於空間環境與尺度的敏感性。印象深刻有一回討論「水的表情」,她的雙手在空中來回比劃,並打出不同情景下各式水的節奏,提醒我們水的表情不僅是顏色、質地,亦是不同速度與聲音的組合體,讓我對於設計與感官體驗有更深層體會。
藝術家創造的花園更令我着迷——莫內位於法國吉維尼的花園,不同季節與時刻的光影,植物們也依時序變化,每次造訪我都駐足許久,藝術家描繪的風景與我當下看到的樣貌,在腦中不停堆疊與對話;導演賈曼(Derek Jarman)在他生命的盡頭前,在英國肯特郡的海岸邊,把一個位於核電廠與老燈塔旁,長年面對強勁海風與烈日直擊,看似荒涼貧瘠,也常常寸草不生的卵石灘,利用適合的植物、漂流木、石頭和鏽鐵等,創造出一座花園。藝術家透過他們的感知、生命經驗與陽光植物土壤,打造了最獨特的景觀,爲我們帶來美好的體驗。
王文心景觀作品
#01 野花園 / 臺北 / 2021
臺北植物園的野花園展設計,以臺灣北部七十多種原生植物爲主角,訴求多樣性,試圖創造最接近植物自然生長環境的花園。野花園發起人伍淑惠帶着團隊前往野外觀察,但植物在野外和人爲環境中長成情況可能截然不同,這種不確定性讓野花園有着高度的實驗性。這段經歷讓我深刻感受植物的動態變化與蘊含的美感經驗——例如臺灣蒲公英只有上午會開花、午後會閉合,如果都是下午造訪,也許根本不會發現它們存在,花園的每一刻都如此不同。
#02 檔案花園 / 馬祖 / 2023
馬祖時有強風、岩石裸露,植物僅能生長於巖縫與土層較厚之處,面對嚴苛環境所展現的生存方式,是作品的主要概念。在南竿的梅石區,從擾動既有水泥地面開始,堆砌安排破碎後不規則的混凝土塊,讓植物依照生長特性配置在裂縫與間縫中。過程中體會最深的是,透過現地實際操作與植物一同經驗濱海環境,展覽在最熱的時節開始,於最冷的寒風中結束,植物隨着時間生長,與當地產生共振、溝通,也看見生命的形式。展後植物供民衆認養 ,延續它們的生活。
03 No.24 花園 / 臺北 / 2022
前年底,我認養一處工作室附近的閒置空地,期望將之整理成充滿多樣性且依時序變化的花園。當手伸進土壤開始照料時才體會每個細節,如水、病蟲害與植物之間的消長,過程中失敗的與不知道的遠比成果來的多。不過當看到種下的山馬茶、冬青等漸漸茁狀,油點草與野牡丹藤很喜歡那塊地;每年都會在附近築巢的白頭翁,築巢的材料從紅色塑膠繩轉爲枯枝與棉絮,今年則是枯枝與其他自然物的合體,這些小小轉變,讓我們好像還有能量面對未知的難題。
開心生長的油點草。
(由左至右)2022至2024年白頭翁築巢景象的轉變。
圖片提供:王文心
責任編輯:林亞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