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智能交易算力標杆,元腦服務器一體機創紀錄

來源:光明網

3月5日,全球領先的企業應用軟件提供商SAP發佈其最新推出的SAP Q2C基準測試結果,元腦服務器HANA一體機NF5280G7在同類平臺中創造95,200 aSAPS的最高性能成績,即在商業交易場景中,每小時能高效處理1,903,922個從企業報價到收款(Quote - to - Cash)全流程訂單,並同時執行1904次OLAP(聯機分析處理)查詢,平均查詢響應時間小於0.9秒。

SAP Q2C基準測試主要面向商業交易應用場景,結合‌OLTP(聯機事務處理)與OLAP(聯機分析處理)‌兩類典型負載,整合銷售、物流與財務模塊,覆蓋日常業務中從報價、客戶下單、倉庫發貨、開具發票到款項回收的端到端業務全流程,測試維度涵蓋系統生成報價的速度與準確性、訂單創建效率和精確度、發票開具及時性以及收款流程效率等,並通過高併發用戶下的複雜查詢和實時數據處理能力,全面評估系統性能,爲企業客戶選型提供權威參考。

應對變革挑戰,SAP Q2C 基準測試重塑商業智能交易業務評估標準

在全球商業應用領域,SAP推出了系列幫助客戶評估核心應用場景中ERP系統性能的權威工具,包括面向數據倉庫管理、商業智能分析的BWH基準測試以及面向銷售交易場景中海量訂單處理的SD基準測試。然而隨着企業業務模式變革和數字技術發展,僅覆蓋“訂單到發票”銷售流程的SD測試侷限性逐步顯現,難以復現企業對複雜查詢和實時決策的需求,無法驗證系統在複雜業務場景下的端到端處理能力,‌對企業篩選商業應用計算平臺和解決方案的參考價值逐漸降低。

2025年SAP創新推出了基於 SAP HANA數據庫的SAP Q2C(Quote - to - Cash)基準測試,相比SD測試,Q2C測試通過‌對報價-訂單-財務結算端到端業務交易流程覆蓋,以及OLTP(聯機事務處理)+OLAP(聯機分析處理)混合負載驗證‌‌,新增高併發用戶、大規模交易數據場景下複雜查詢和實時數據處理的環節,支持實時分析銷售趨勢、庫存週轉等關鍵指標,着重考量系統的複雜業務集成能力‌、實時響應水平和商業智能交易處理能力,爲企業客戶提供‌更貼近真實業務場景的性能評估體系。

SAP Q2C測試提供了直觀量化的系統性能參照指標——aSAPS(Advanced SAP Application Performance Standard),100 aSAPS等同於每小時處理2000個商業訂單流程和執行2個查詢任務,而元腦服務器HANA一體機NF5280G7取得的95,200 aSAPS的成績,意味着系統每小時可以處理約1,903,922個企業報價到收款的全流程訂單,同時執行1904次OLAP查詢。依據這一指標,企業可以在方案選型過程中更科學決策,確保所選系統在業務高峰時段能夠從容應對海量訂單處理任務,保障業務的順暢高效運轉。

元腦服務器HANA一體機NF5280G7,以超強性能全面支撐商業智能

在現代企業商業智能應用中,多模態的商業數據呈指數級增長,對內存容量、管理效率、併發處理性能以及數據安全等提出更高要求;商業智能交易場景的複雜查詢、實時分析、建模等任務更需要底層硬件提供強大的計算和存儲能力,保證低延遲、高吞吐。元腦服務器HANA一體機NF5280G7通過軟硬協同優化,打造了一個高性能、低延時的企業級計算平臺,全面滿足企業商業智能對算力基礎設施的核心要求。

元腦服務器HANA一體機NF5280G7在2U空間內搭載2顆64核心350W EMR平臺處理器,通過20GT/s UPI組成高速互連網絡,三級緩存容量提升3倍,有效突破了數據在CPU與內存間的傳輸瓶頸,搭配DDR5內存,實現內存帶寬躍升87%,並採用PCIe 5.0 互連技術,使整體計算性能較前代平臺提升12%。針對SAP HANA內存計算特性,元腦服務器HANA一體機NF5280G7依託智能數據分層技術實現OLTP與OLAP混合負載的高效處理,同時通過BIOS參數專屬定製優化,確保內存資源的高效調度與低延遲響應,爲企業大規模併發處理的業務需求提供極致算力支撐。

這種硬件加速與軟件優化的協同創新,使企業能夠將數據處理時延壓縮至業務決策週期內,真正實現商業數據實時智能分析和商業價值即時轉化。同時通過關鍵模塊冗餘架構與PFR固件保護恢復技術的深度融合,實現從芯片級到系統級的全方位防護,爲客戶關鍵業務連續性提供可靠保障。

自2016年起,浪潮信息與SAP便建立了全球技術合作夥伴關係,雙方優勢互補、緊密合作。目前,浪潮信息基於最新平臺的兩路、四路和八路服務器一體機均成功通過了SAP HANA Appliance認證,並多次刷新SAP BWH等基準性能測試紀錄。依託SAP在商業智能領域的深厚積累和浪潮信息在智能計算基礎設施方面的雄厚實力,雙方已成功服務於上千家企業客戶,助力企業深入挖掘數據價值,加速邁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的新徵程。(柯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