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活動低迷?外媒:陸信貸首次萎縮 4月減近2000億元

外媒根據大陸央行發佈的數據計算,4月份總融資環比減少了近2000億元人民幣。(翻攝自澎湃新聞)

由於政府債券銷售放緩,大陸4月份信貸首次萎縮,而貸款擴張則遜於預期,顯示需求疲軟。外媒11日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發佈的數據計算,4月份總融資環比減少了近2000億元(人民幣,下同)。這是自2017年開始提供可比數據以來,該指標首次出現下降,反映出融資活動的收縮。

4月份大陸金融機構新增貸款7310億元,低於預期的9160億元,貸款餘額同比增速由3月份的9.2%,小幅回落至9.1%。數據細目顯示,4月償還的政府債券多於出售的政府債券,導致了下滑;來自影子銀行(指正規銀行體系之外的活動)的融資也出現下降,對整體信貸造成壓力。

仲量聯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Bruce Pang表示,本月數據的波動是可以容忍的,因爲政府將很快發行超長期政府債券,因此5月和6月的信貸擴張可能會彌補這一波動。

今年迄今爲止,政府出售債券的速度低於預期,在需求超過供應的情況下,幫助推動了主權債券的上漲。大陸最高領導人在上月的政治局會議上,呼籲加快發行特別主權債券和地方政府特別債券—這是基礎設施項目的主要資金來源。北京計劃今年發行1兆元特別主權債券。

Pang表示,融資的下降表明當局注重防範風險,因爲中國人民銀行近幾個月來強調其旨在避免金融體系中資金閒置的意圖。

4月份通常是借貸活動緩慢的月份,因爲銀行並不急於實現季度貸款目標。最近幾周,大陸央行也沒有放鬆貨幣政策,以避免給人民幣帶來更大的貶值壓力,並加劇引發擔憂的國債漲勢。

中國人民銀行強調,市場不應只關注過去幾個月信貸的絕對增速,理由包括改善信貸結構,使新興產業獲得更多金融支持。大陸央行在10日發佈的一份報告中表示,信貸擴張放緩仍足以支撐經濟。

外媒報導,4月份貨幣供應量M1(包括流通中的現金和部分企業活期存款)同比下降1.4%,這是商業活動低迷的跡象,這是兩年多來首次下降。家庭中長期貸款(抵押貸款的代表)4月份萎縮,反映出房地產市場疲軟。而企業新增中長期貸款較上年同期減少,凸顯投資需求疲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