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研院:打破悶經濟 靠民間投資

商研院CDRI強調,國內投資是此波景氣循環遭逢國際經濟政治變局力挽狂瀾的中流砥柱,也是打破長期所謂「悶經濟」的不二法門。商研院CDRI董事長許添財認爲,這應是拜強勁臺商迴流,與政府推動5+2等新興高科技產業,加上重要外資來臺投資之賜。

商研院CDRI景氣循環預測小組分析,民間實質固定資本形成項目,2017年一整年呈現下降,循環指數下降至低於長期趨勢的98.85,2018年則有上升跡象,循環指數及至今年3月已回到長期趨勢以上的101.60。唯推估4、5月景氣上升速度卻略見減緩,隱含着美中貿易戰又轉爲國際科技冷戰等不確定的衝擊,宜加多加註意。

同樣走升的服務業貿易收支,商研院CDRI指出,臺灣服務業國際貿易長期逆差,但逆差大小亦受景氣循環的影響,且波動相對頻繁。此波段自2017年初走出谷底,循環指數從最低的98.3不斷上升到今(2019)年3月的101.56,推估至今年4、5月仍然可維持超越長期趨勢(100)的101以上。

許添財提醒,服務業貿易逆差近半年來的縮減,着實助益了綜合指數的向上動能,但是臺灣長期處於服務業的嚴重逆差,是臺灣經濟的結構問題,臺灣企業若能追求數位轉型、兼具改造貿易着重服務,不失爲一舉兩得之道。

至於本月同行指標子指標走勢,商研院CDRI景氣循環預測小組指出,自去年下半年後,五個子指標僅「不動產及住宅服務業實質GDP」持續去年年初以來回升趨勢,估至今年5月可達101,其餘4個子指標,如批發與零售業實質GDP循環指數,金融與保險業實質GDP均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