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等發文鼓勵跨境電商平臺設立產業帶“線上專區”

6月13日,據商務部門戶網站的官方微信公衆號,商務部等9部門近日發佈關於拓展跨境電商出口推進海外倉建設的意見(下稱“意見”),指導地方培育“跨境電商賦能產業帶”模式發展標杆,鼓勵有條件的地方與跨境電商平臺合作設立產業帶“線上專區”。

“意見”提出,支持依法合規引入數字人等新技術,通過網絡直播等方式拓展銷售渠道;鼓勵地方立足特色優勢支持傳統外貿企業發展跨境電商,建立線上線下融合、境內境外聯動的營銷服務體系;支持跨境電商企業“借展出海”;支持跨境電商平臺、出口、支付、物流、海外倉等企業參加廣交會等;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組織企業赴境外參展,爲跨境電商企業提供更多展示對接平臺。

在提升跨境電商企業能力方面,“意見”提出,符合條件的電子商務技術等企業可按規定申報高新技術企業或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培育壯大一批科技領軍企業;鼓勵有條件的跨境電商企業建設獨立站、海外品牌運營中心,增強品牌培育能力。

此外,“意見”在金融支持方面還提出,鼓勵金融機構爲具有真實貿易背景的跨境電商企業提供金融支持,爲跨境電商國內採購提供保險保障;支持跨境電商企業按規定將出口貨物在境外發生的營銷、倉儲、物流等費用與出口貨款軋差結算,支持符合條件的銀行和非銀行支付機構按規定憑交易電子信息,爲跨境電商企業提供高效、低成本的跨境資金結算服務。

物流方面,“意見”提出,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用好現有股權投資基金資源,探索以市場化方式設立產業發展基金,加強對跨境電商海外倉企業支持;促進中歐班列沿線海外倉建設,積極發展“中歐班列+跨境電商”模式;鼓勵物流企業與東道國寄遞企業開展合作,提升“最後一公里”履約能力。

佛山電子商務協會秘書長劉明明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目前許多佛山企業與各大跨境電商平臺進行ToB、ToC業務合作。已有跨境電商平臺與佛山洽談,準備推進設立線上專區事宜。“消費者家裡的陶瓷、傢俱、家電、兒童服裝、醫療器械等,許多都是佛山製造的產品,所以‘有家就有佛山造’。如果設了線上專區,將有助於打造‘佛山製造’的產地IP、企業品牌,增強海外消費者對佛山產品的信心。”

“現在不只是產品出海,還要品牌出海、企業出海,這纔有更大的價值。”劉明明舉例說,企業出海可以嘗試做跨境新零售。國內新零售行業,由於實體店投資成本大、電商從業者缺乏線下渠道管理經驗,多數企業以加盟形式做電商新零售。國外也可以採取這種模式來做新零售。

海外倉的建設必須匹配。劉明明說,生產企業如果在國外沒有倉庫、沒有貨物,是很難利用跨境電商平臺的。當地支持三種模式的海外倉建設,包括自建自用、租用別人倉庫和建設倉庫租給別人用,有一定的資金扶持。因爲有的跨境電商平臺要求消費者下單後24小時內發貨,如果沒有海外倉,超時發貨的罰款會給生產企業帶來損失。

目前跨境電商平臺有提供全託管、半托管的服務,可以降低生產企業做跨境電商的門檻。在此情況下,生產企業以一個固定價格將產品賣給平臺,如一張三座沙發600元,最終賣給消費者的售價由平臺定。一位業內資深人士呼籲,希望跨境電商平臺與生產企業一起,從價格競爭轉向價值競爭,不要把價格定得過低,保持電商平臺與產業帶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第一財經記者瞭解到,慈溪市跨境電子商務協會也在籌備組建當中,以加強當地產業與跨境電商平臺之間的對接。

中國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王健向記者分析說,跨境電商平臺與產業帶企業的合作逐漸將建立起從產品研發、技術創新、生產製造到銷售各環節的跨境電商供應鏈和服務生態體系。這些產業帶集羣是支撐中國跨境電商發展的基礎條件。跨境電商平臺與產業帶合作“線上專區”是否可行,還要看平臺戰略和合作方式。因爲同一個品種可能在全國有不同的產業帶,產業帶的發展也是動態調整的。跨境電商平臺與產業帶的合作,其實更多是與產業帶當中的企業進行合作,“線上專區”的做法還需要商業實踐的探索和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