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青論壇》蔡政府胡亂撒幣 不如速買疫苗(何溢誠)

「紓困4.0」重點項目。(圖/本報系資料照)

臺灣面臨三級警戒兩週以來,染疫人數不降反升,死亡人數更是屢創新高,目前累積99死,已遠超過2003年SARS的73死,臺大醫院駐院醫生拍攝影片反映ICU病牀已達飽和,呼籲CDC應放下政治立場的對立,儘速與地方政府協調開設更多的醫療收容中心

去年第一波疫情爆發,國防部配合衛福部打算提供部分營區充當備用防疫所,以空軍新竹機場爲例,收容中心修繕工程決標消息一傳出,地方民代立即替附近鄉民、在營弟兄打抱不平、極力發聲,畢竟軍隊是個大型羣聚生活環境,把染疫的民衆與健康的士官兵設置在同駐營區,就算防疫陣線層層把關,在現實層面還是必須再次承擔羣聚風險,心理層面也會產生不小壓力,幸賴沒有疫情傳出,政令施行也就不了了之。

這次陳時中除了繼續去年國防部營區的防疫所規劃外,更將念頭打到軍友社經營的國軍英雄館上,卻被國防部長邱國正打槍「柿子挑軟的捏」,理由是該館地處臺北市中心,不是合適的隔離場所,兩個部會的攻防,彷彿一出「死道友不死貧道」的橋段無腦政策,拒絕配合的部會,本位主義加上橫向溝通不良,難怪被新冠病毒捅得千瘡百孔。

矛盾的防疫政策還在持續救急疫苗還在執政團隊盤算中難產,僅供救急還不知道能否救命的15萬劑就像天恩浩蕩宣傳不停,殊不知按照這樣的接種速度與效率,一年後都無法達到羣體免疫的實驗標準,荒唐的是民進黨發言人,更是王定宇的好房東顏若芳竟說:「因爲疫苗一次來太多很難一次消化完。」這種外行風涼話、看熱鬧的言論,實在荒誕至極甚且貽笑大方。

伴隨各行各業因爲民衆減少外出消費,餐飲禁止內用只能外帶,除了影響國人生計,也必定造成經濟下行,各大銀行已經陸續預判今年臺灣會有出現經濟危機的可能性,去年餐飲、批發、零售業等內需只貢獻GDP0.38%,今年第一季雖然翻倍成長、貢獻卓着,但因爲疫情擴散恐怕也是曇花一現,所有的大利多瞬間成了泡影炎炎夏日到來,加上缺水缺電危機,肯定是沒有最慘只有更慘。

黨政軍大權於一身的蔡總統是否聽聞到廣大民衆鋪天蓋地的哀嚎聲?你不是在當選後,說你帶領的政府,要有這樣的雅量人民不滿的怒吼,如果第一次聽不見就「大聲點」,第二次再聽不見,可以「再大聲一點」,第三次再聽不見的時候,可以「拍桌子」。現在大家喉嚨喊啞了、桌子拍爛了、全體人民的健康持續暴露在高危險中,又困於疫情無法走上街頭,紓困4.0灑幣6300億,到底是不是又再浪費公帑,企圖收買人心、消弭民怨,而非把錢花在刀口上,我們都知道羊毛出在羊身上,這些預算花的都是人民繳交的稅金,說穿了只是大慷納稅人之慨,或是寅食卯糧大幅舉債而來,以後子孫代代還是得償還。

正如柯文哲所言,拿十分之一出來買疫苗就夠了,面對業已慘遭穿透的巨大疫情破口,民進黨政府還在頭痛醫腳,當然既治不了標更治了不本。(作者爲臺灣青年聯合會理事長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