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徐匯人工智能產業規模將超千億,未來還將打造“多點開花”的產業格局
2024年7月5日,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的官方活動之一,由中央廣播電視總檯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學和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共同主辦的“加速‘人工智能+’ 構築新質生產力”主題活動在上海徐匯舉行。
會上,上海徐彙區發佈最新人工智能產業政策及產業發展規劃。
作爲上海首個人工智能發展集聚區,徐彙區自2017年以來不斷加大投入,完善產業佈局,正朝着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人工智能產業高地的目標穩步前進。
徐彙區委副書記、代理區長王華表示,徐匯發展人工智能大模型,既是落實國家戰略、市委部署的重要使命,也是驅動高質量發展、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抓手。該區已初步構建起 “1+3+N ”的人工智能創新體系,並通過 “人工智能+ ”全面賦能工業、能源、生命健康、數字文娛、金融科技等重點產業,正在積極開闢元宇宙、具身智能、智能網聯汽車、區塊鏈等新賽道。
上海加快推進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努力打造世界級的產業集羣,形成了“4+X”產業載體,徐匯西岸國際人工智能中心與如張江人工智能島、閔行馬橋人工智能創新試驗區、臨港新片區“信息飛魚”全球數字經濟創新島便是其中的四個產業集羣。
記者從徐彙區政府獲悉,在規模上,該區力爭 “十四五”期末人工智能相關產業總產出達到千億級,已吸引亞馬遜、安謀、騰訊、阿里、商湯等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落地,集聚了瀾起科技、星環科技、新相微電子等3家科創板上市公司,以及階躍星辰、稀宇科技、無問芯穹等創新標杆企業。截至2023年,人工智能相關產業總產出達到803億元,近五年複合年均增長率超過30%。
如何達到這一目標?
徐彙區政府透露,目前徐匯密切聯動 “大院大所大校大企大園”,着眼於基礎研究、創新應用和要素保障。在基礎層面,該區已初步構建起 “1+3+N”的人工智能創新體系 ;在應用層面,結合自身產業基礎,通過 “人工智能+”全面賦能重點行業,積極拓展元宇宙、具身智能等新興領域 ;在要素層面,徐匯與頭部雲廠商、智算芯片研發企業、語料公司等廣泛合作,建立專業孵化器,引入創投基金,全方位保障人工智能創新發展。
在空間上,徐彙區還將突出集聚度和顯示度,以 “西岸數字谷”爲品牌,聯動西岸濱江、漕開發、華涇等重點區域,推出AI Tower西岸智塔和AI Town北楊人工智能創新中心兩大載體。
其中,西岸智塔總建築面積超過50萬平方米。
人才方面,徐彙區匯聚了1位圖靈獎得主、8位院士、150餘位博士和近3000名專業技術人才,被譽爲 “垂直硅谷”。北楊人工智能創新中心總建築面積則達114萬平方米,地上74萬平方米,今年二季度陸續交付,將於2026-2027年全面竣工,成爲集商業、辦公、住宅、教育、生態綠地等於一體的產業重鎮。
值得關注的是,徐彙區打造的全國首個、上海唯一大模型創新生態社區 “模速空間 ”。據悉,模速空間已有2萬平方米的運營面積,遠期將拓展至10萬平方米,彙集了80餘家大模型企業,構建了算力調度、開放數據、評測服務、金融服務、大模型合規指導中心等全要素功能平臺,正成爲輻射上海乃至全國的大模型服務樞紐。
徐彙區還以此爲核心,加快推進西岸大模型科創街區建設,以產城融合、職住平衡爲導向,不斷完善公共服務和配套設施,吸引集聚更多大模型創新企業和人才團隊。
當前,該區圍繞人工智能、大模型、模速空間三個層面,相繼出臺了系列支持政策,在技術創新、算力資源、語料數據、場景應用、融資服務等方面給予各類支持。其中,上海徐彙區鼓勵相關創新主體圍繞基礎理論、核心算法、基礎軟件、智能芯片、軟硬適配等關鍵領域展開技術攻關,對引領大模型發展或取得顛覆性突破的項目,最高可給予1000萬元的補貼支持。
上海市徐彙區委副書記、代理區長王華表示,未來,徐匯將進一步做強“模速空間”,依託徐匯濱江六大百萬體量產業組團,吸引集聚更多大模型創新企業和人才團隊;進一步完善產業生態,發佈科創街區政策,持續強化支撐服務,積極培育垂類應用的鏈主企業,支持上下游企業深化對接,加速產業迭代升級;進一步賦能千行百業,同步搶抓具身智能等新風口,推動“人工智能+”多點開花,打造產業相融相長的“核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