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小學生競選大隊委員視頻火了!網友:太捲了……父親迴應
10月7日是國慶假期最後一天,一條上海小學生競選學校大隊委員的視頻走紅網絡,引發大量討論,不少網友留言稱“太捲了”,目前該視頻號已有近200萬播放量。
上海小學生競選學校大隊委員的視頻走紅網絡
假期裡寫文案
攝製兩個多小時
視頻中的女孩名叫朱麗嘉兒,還差2個月就到10週歲,目前是上海閔行區一所小學的四年級學生,這次拍視頻是爲了參加學校大隊委員競選活動。
朱麗嘉兒競選宣傳片畫面
父親麥先生告訴記者,所有的競選視頻會在學校裡進行輪播展示。根據學校要求,每位候選人需要準備演講稿、視頻與海報等競選材料。視頻時長1分鐘之內,候選人需穿正裝襯衫校服,佩戴紅領巾。視頻要包含候選人崗位、自身特長、工作打算等內容。
朱麗嘉兒曬出25張獎狀
視頻走紅後,不少網友表示“太捲了”“拼不過”。
網友評論
還有網友提出疑問,“是不是還請了團隊做視頻”?
網友質疑朱麗嘉兒的視頻是請了專業團隊
對此,麥先生表示,自己的職業是一名建築設計師,此前還參加過家裝改造電視節目的攝製,工作中也較爲頻繁地接觸視頻攝製和直播。
“大部分家長可能就是給孩子錄一段自我介紹,也不會有分鏡、文案、打光,我既然熟悉這個領域,就想把它做得好一點。我覺得拍攝視頻與我平時工作做設計方案的審美是有相同之處,所以上手比較快。”
麥先生介紹,視頻從拍攝到剪輯完成只花了兩個多小時,“手機拍的,剪輯用的就是基礎的剪映軟件,拍攝地點就是我工作室,網上買的背景布。”
麥先生告訴記者,視頻文案參考了相聲演員于謙的一段廣告詞,“裡面提到了‘兒’。我們家小朋友名字裡也有‘兒’字,我當時看到就想有機會可以用到這個創意,假期裡想了一下適合她的文案,花了點功夫。”
這次拍攝視頻的高效與小朱同學參加學校電視臺工作的經歷也分不開,她熟悉鏡頭,不會發怵。“我們在她小時候就給她報了一些鍛鍊口才的培訓班,現在也在上課,所以她有一定的表現力。”
視頻走紅後,有家長髮私信問麥先生能否給自己的孩子也拍一套視頻,他並沒有回覆:“這樣我覺得比較辛苦了,還要花額外的錢請專業的來製作,這對家長和孩子來說可能都是一個負擔。”
延伸閱讀
小學生數學試卷被扣4分 全網醫生聯名上書:把分還給他
近日,一位山東媽媽在網上分享了自家孩子的數學試卷,其中一道題目,給出了一位病人的體溫統計圖標,提問考生:“從以上統計圖中,你還能得到什麼信息?”考生回答道:“這個病人快好了。”卻被老師扣掉了4分。
沒想到,評論區有很多穿大白褂,亮出工作牌的醫生爲這道錯題“聯名上書”,表示他們對這位“病人”進行了會診後得出結論:“孩子沒說錯,請把這4分還給他。”(據河南廣播電視臺民生頻道)
孩子媽媽曬出來的試卷 (社交平臺截圖)
根據體溫、血壓、心電圖等數據結果來判斷患者的身體狀況,是醫生最基本的專業技能之一。根據題目給出的體溫表,該“病人”的體溫從39.5℃降到了36.7℃,而人體正常體溫範圍通常是在36.3℃~37.2℃之間,雖然題目沒給出病人的年齡、性別、其他檢查數據等更多情況,但光從體溫這一項來看,至少是不發燒了。有自稱兒科醫生的網友給出結論:“雖然有用了激素等抗炎藥控制了體溫的可能,但也表明病情大概率穩住了,在好轉。”所以,孩子答“這個病人快好了”,符合事實與邏輯,展現出了知識結合實踐的能力,甚至顯得相當嚴謹,這4分確實扣得冤。
部分網友評論截圖
看到衆多醫生爲了自家孩子的4分如此認真,給出專業分析,展開熱烈討論,孩子媽媽覺得又好笑又欣慰,在評論區表示,這道題的正確答案是,病人從哪天到哪天體溫比較穩定。這個實在太難猜到的標準答案,再度掀起熱議。
有網友表示,這是數學試卷,當然是要考覈數學方面的知識和能力,這位考生給出的答案是醫學上的判斷,沒有體現出數學的特性,所以不得分是正常的。但更多網友支持把分數還給孩子,因爲現在不少考試題目都講究學科融合,並不是數學試卷就只考數學知識,而是通過設置生活化的現實場景,考驗學生觀察、推算、分析、判斷等綜合能力,既然如此,就不該用學科的框架去束縛學生的發散性思考。
客觀而言,這道題是開放性的試題,提問的指向並不明確,答案也絕不唯一,在這種情況下,死摳“標準答案”顯然是不合理的。這位考生不但看到了體溫數字的變化,更關心到了數據背後具體的人,既有觀察力和判斷力,也有可貴的同理心,是一個很有情意和溫度的答案,或許不標準,卻很值得珍惜,實在不應該丟分。
孩子媽媽在評論區公佈了“正確答案” (社交平臺截圖)
一次普通的學科考試,一道4分的小題目,卻引發衆多網友關注,凸顯出公衆對於教育理念和質量的關心,對刻板僵化的應試教育思維的不滿,更承載着大家對於教育的更高期待:希望教育能更加人性化,鼓勵孩子獨立思考,充分想象,培養具有開放性、創造性思維和社會責任感的“大寫的人”。
衆說紛紜的言外之意,是越來越多的人反感和抗拒“填鴨式”的應試教育思維,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人相信,學習的本質並不僅僅是將知識背下來,將解題方法記下來,而是訓練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積累舉一反三、融會貫通的知識底蘊,激發每一個人的興趣點和創造力。教育部也多次強調,要強化作業和考試的實踐性與開放性,培養學生的跳躍性思維,打開孩子們的創造力之門,在幼兒和小學的基礎教育階段,關注孩子的天性,鼓勵他們多思多想,尤爲重要。
這就需要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甚至每一個有機會與孩子交流共處的人,尊重每一個孩子的獨特思考,鼓勵他們去探索未知,另闢蹊徑,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勇敢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給出更多不一樣的答案。因爲,人生本就沒有標準答案,不斷眺望和探索,寬闊的道路纔會在面前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