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吳淞材料實驗室同時成立兩個新載體,探路產學研協同創新模式
由"布袋院士"趙東元牽頭組建的上海吳淞材料實驗室又有新動作,今天將揭牌成立兩個新載體——上海大學-吳淞材料實驗室聯合研究院、上海吳淞復寶材料實驗室公司。前者瞄準成爲"材料領域的AI研發平臺",後者聚焦成果批量轉化,率先探路"企業研發代工"產學研協同創新模式。
科研實力雄厚的院士實驗室緣何頻頻走出舒適區,與高校、企業共建創新載體?在上海吳淞材料實驗室負責人看來,這與新材料領域的發展新趨勢密不可分。放眼全球,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演進迭代,如果一味依循傳統線性方法,想實現科學新突破已十分困難。作爲新型研發機構的吳淞材料實驗室,正積極推動體制機制上的解綁創新,讓創新資源有效流動起來。
醞釀建設的材料領域的AI研發平臺,有望將更多科學家從簡單重複的實驗試錯中解脫出來。藉助復旦大學、上海大學各自積累的材料領域算力、數據,這座雲端上的虛擬實驗室將大幅提高新材料研發效率、降低研發成本,推動新材料研發邁向"智能製造"。
如果說聯合研究院瞄準的是"從0到1",那麼上海吳淞復寶材料實驗室公司聚焦的則是"從1到10""從10到100"。
"加速成果轉化,關鍵在於如何建立以市場需求爲導向的定製科研模式,讓大院大所的高精尖成果更廣泛地應用於產業。"上海寶山大學科技園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陸曉林解釋,上海吳淞復寶材料實驗室公司正探索"企業研發代工"產學研協同創新模式,根據市場需求開展定製化技術研發。
在這一模式下,企業方負責明確的應用牽引、市場渠道,科研人員負責技術開發。研發成果雙方共有,轉化收益則按約定比例分享。由此,不僅避免了科研人員閉門造車,引導其將更多精力投入到有價值的研究,也讓更多科研成果"開花又結果"。
新材料方向衆多,上海吳淞材料實驗室瞄準軟凝聚態材料、石墨烯材料兩個前沿領域。"這兩類材料的共性是均與高性能儲能、生物醫藥等產業應用方向相關,這與寶山區優勢產業、企業需求高度一致,更便於從市場端發起需求訂單。"上海吳淞材料實驗室負責人介紹,依託毗鄰寶武集團的優勢,該實驗室未來還將重點聚焦節能減碳、催化材料、功能塗層等細分領域。
作者:王嘉旖
文:本報記者 王嘉旖 編輯:施薇
轉載此文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