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已有2500餘個房地產項目實現“交房即辦證”

央廣網濟南3月20日消息(記者李舜)3月19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山東提升要素保障和不動產登記服務,優化自然資源領域營商環境情況。

山東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書記、廳長趙曉暉介紹,省自然資源廳着眼便民利企,努力打造不動產登記服務硬實力。始終堅持“讓羣衆少跑腿”的服務宗旨,持續在優化服務上做加法、在辦事流程上做減法,全面提升不動產登記服務效能。打造省不動產登記“一網通辦”平臺,80餘個高頻登記業務實現“全程網辦”,支撐部分不動產業務實現“跨省通辦”。目前,新建商品房轉移登記網辦率近85%,個人辦理轉移登記、抵押登記1個工作日內辦結率均達90%以上。常態化開展“交房(地)即辦證”,在全國率先探索“帶押過戶”,全面推行不動產登記與稅費繳納、水電氣熱協同過戶等服務“多事聯辦”,一次申請即可享受集成服務。目前,全省已有2500餘個房地產項目實現“交房即辦證”。

“‘交房即辦證’,即交房就達到辦證條件,購房人隨時可辦證,這是不動產登記領域爲民辦實事的務實之舉。”山東省自然資源廳自然資源確權登記處處長張春霞告訴記者,“交房即辦證”的實施,實現了住權與產權同步,購房人對房屋的處置權得到了保障。是政府職能部門落實省委省政府優化營商環境決策部署、房地產開發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具體體現。

具體做法是,自然資源部門與住房城鄉建設、稅務等部門協同配合,將不動產登記改革與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稅費改革協同推進。首先是強化用地、規劃、建設全流程管理,推行多評合一、多驗合一、多測合一,進一步減材料、減成本、優化流程,提高行政審批效率,爲企業發展留足空間。二是加強建設項目全過程監督管理,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每個部門都要加強事前、事中、事後監管,防範歷史遺留問題發生,爲“交房即辦證”創造條件。三是強化部門協同,建立全流程信息共享、結果互認、協同辦理工作機制。不動產地籍調查從供地階段介入,不動產單元代碼貫通全流程各階段,在預售階段開展不動產預告登記,提前做好地籍調查、登記資料收集,發揮不動產登記“一網通辦”平臺作用,爲“交房即辦證”提供支撐。四是引導企業依法依規,通過過程監管和綜合執法,引導企業在法律法規框架下運行。

符合登記條件的交房項目,有三種渠道可實現“交房即辦證”。一是交房前,企業將交房信息告知不動產登記機構和稅務部門,自然資源、稅務等部門在交房現場受理申請材料、繳納稅費、辦理登記,實現一次申請即可享受集成服務。二是購房人通過不動產登記“一網通辦”平臺網上申請、網上繳納費稅、網上領取電子證書或約定郵寄證書。三是根據辦證需求,可隨時持身份證明、購房合同等材料到就近不動產登記大廳辦證。

下一步,山東省自然資源廳將會同省級部門在規劃、用地、建設、預售、驗收、交房、辦證、抵押、查封、稅費繳納等關鍵環節強化監管,多措並舉從源頭上爲“交房即辦證”創造條件,營造便民利企好氛圍。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繫: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爲我們將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