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的力量 不是單行道

柯之琛認爲,不少弱勢羣體孩童長期接受來自有心人的幫助,若是物質條件逐漸獲得改善,或是培養起更多的自信心,開始覺得自己有能力去幫助別人,這是比原本公益慈善立意產生更正面的結果,意味着被幫助者不是隻有接受,也可以爲其他人做出貢獻,化身爲給予者。像是大摩正規畫與逆風劇團的團員一起執行公益,包括預計以高壓水柱一起清洗人行道,以及共同執行舊衣回收計劃等。

除了被幫助者成爲幫助其他弱勢的一股新力量,善的雙向力量也反映在摩根士丹利同事身上。舉例來說,摩根士丹利資助88風災受災戶兒童的計劃至少持續了六年,當同事下鄉服務,與被資助的孩童交流聊天后,沒想到參與的同事反而深深被受災戶兒童不放棄生活熱情的態度感動,認爲自己從這樣的慈善活動中得到更多思考與反饋,自己纔是被幫助的對象。

摩根士丹利憑藉在臺灣有限的人力與資源,儘管無法變成一個專業的慈善機構,然一直以來,同仁努力參與、從旁協助,更想透過致力於公益慈善的活動拋磚引玉,將大摩所資助的慈善團體介紹出去,讓他們獲得更多贊助與幫忙,當有更大企業來參與,使這些團體得到更多財務與時間上的資源,受資助團體更茁壯後,便可幫助更多有需要的小孩,把善的力量再擴大、向外發散。

談到拋磚引玉與雙向概念,柯之琛不忘提出臺灣區辦公室喬遷過程發生的小插曲。大摩臺灣辦公室不僅所有會議室均以原住民族名命名,柯之琛第一時間更將點綴辦公室的藝術品鎖定原住民創作,一方面替跨國集團的臺灣營運基地增添一抹在地風采,亦讓臺灣甚至國外的同事有機會接觸原住民文化創作,一舉數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