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昌配鬧劇後 立委拚問政吧

國會龍頭選舉落幕,綠白卻爆發電話門風波,民衆黨跟民進黨近日隔空交火,讓整起事件變成羅生門。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立法院正副院長選舉落幕,卻爆發綠白「電話門」爭議。綠白兩營由爆料到互控,民衆黨主席柯文哲主動或被動在投票前夕透過中間人談綠白合作,讓人警覺政壇的風雲詭譎,超乎想像之外。

從居中傳話的陳永興之公開信來看,雙方如各取所需,均可振振有辭指控對方先發動,陳永興確實接到柯來電,但不能排除中間人先帶話,再促使柯與陳對話。問題是討論的內容,「珊昌配」有如兒戲,有五十一席的民進黨情願與僅有八席的民衆黨共推新科立委黃珊珊爲院長,卻僅換來讓蔡其昌當副院長,讓柯「空手套白狼」得逞,頗爲匪夷所思,但也可能是柯的漫天喊價另有所圖。而賴清德詢問是否民進黨支持黃珊珊爲院長,曾口口聲聲不投新潮流的民衆黨會投票給任何一個民進黨副院長候選人,也許只是一個摸底線的動作,看對方是否真的達到「異想天開」而且「毫無底線」的程度,以爲未來兩黨應對的參考。事後雙方互控造謠抹黑,無所不用其極,尤其傳出在多路人馬居間穿梭下,只片面挑選對己有利的部分對外放話,製造言而有據之假象,以掩蓋真相,整個事件不啻鬧劇一場。

另一方面,即使民進黨未讓「珊昌配」成局,也暴露民衆黨在大選後針對院長選舉的各種動作,包括「國會四大改革」訴求、「候選人面試」都是打假球,虛晃一招,一如大選前「藍白合」破局,視誠信如無物,讓國民黨點滴在心頭,因此在院長副院長選舉前,雖仍盡力對民衆黨釋出善意,並未把希望寄託在民衆黨的支持上,而把重點放在讓己方能「票票入匭」,即使不能贏得選舉,也不致讓人看扁,把握得宜。同時,在立院三黨不過半情況下,有時在議題上難免要與民衆黨合作,但面對再一次被證明「誠信蕩然」的民衆黨,「步步爲營」是必須有的警戒。同時「珊昌配」並非空穴來風,是因爲黃珊珊被視爲「小英女孩」,要看清白營主要人物本質均爲「白中帶綠」,而不要妄求「同心同德」。

根據一位曾任政府高官、不分區立委的學者在新書中觀察,由於憲政結構因素以及目前政治生態,立法院「先天不足,後天失調」。在立法方面,能擔負稱職的「立法局」角色已是萬幸;尤其在一黨獨大的蔡政府八年任期中,原本戰力強勁的執政黨立委受到執政當局有效收編,在法案制定與人事同意方面,不僅淪爲橡皮圖章,也讓執政黨五權在握,予取予求,倒行逆施,肆無忌憚,導致多達六成選民希望「下架民進黨」。雖因藍白未合,讓政黨輪替落空,但多名綠委連任失利,形成三黨不過半局面,正副院長選舉皆由國民黨勝出,應是本屆立委不分黨派須共同吸取的教訓。

在三黨不過半情況下,新國會仍能提高問政品質,讓官員無以「自說自話」,透過立法對案,主導政策、把關關鍵人事、確實監督施政,指標性案件如「扭曲的能源政策」、「動輒將檔案封存卅年」、「曲意迴護高端疫苗」、「防疫三加十一會議無紀錄」、「蛋蛋危機」等等,必須在新會期中一一釐清,纔不負國人對新國會振衰起敝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