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因素 外匯存底連三降

10月底我國外匯存底金額爲5,610.79億美元,較9月底下降29.3億美元,已連三月下滑。圖/本報資料照片

近一年外資有價證券加存款市值約當外匯存底比重

中央銀行3日公佈10月底我國外匯存底金額爲5,610.79億美元,較9月底下降29.3億美元,已連三月下滑。央行外匯局長蔡烱民表示,主要貨幣對美元貶值,折算美元減少,對外匯存底帶來負貢獻,加上外資10月淨匯出約50億美元,央行連三月進場調節穩匯,且10月孳息也不多,綜合三大因素,使外匯存底餘額下滑。

觀察我國外匯存底金額,自去年10月起曾連續10個月上升,且連九月創歷史新高,但8月起外資大賣臺股並匯出,衝擊新臺幣匯率,央行連兩個月進場拋匯阻貶。據央行統計,至10月底外匯存底金額爲5,610.79億美元,不僅連三月下滑且每月減額持續擴大。

蔡烱民指出,10月美元指數上漲0.41%下,國際主要貨幣對美元大致貶值,僅歐元升0.87%、英鎊升0.07%,其餘包括加幣貶2.54%、澳幣貶0.36%、日圓貶0.32%、人民幣貶0.24%、新臺幣貶0.5%。

對於近期新臺幣貶值,市場是否有失衡現象。蔡烱民認爲,10月新臺幣貶0.5%,貶幅較9月已縮小,整體市場其實有進有出,包括結購結售都有,但央行仍進場調節穩定匯市信心。

而觀察美國聯準會(Fed)貨幣策略,蔡烱民指出,市場原預期是「higher for longer」,現在「higher」變成「high」,換言之,Fed繼續升息的預期已下降,12月升息機率也降至2成以下,加上美債殖利率下滑,各項情勢來看,市場看法認爲Fed升息循環已到尾端。

蔡烱民表示,10月本金加計盈餘匯出後,外資淨匯出50億美元,但匯出金額已連三月下滑,主因7、8月股利因素淡化,使匯出金額減緩;而外資進出還是受美股影響最大,美國第三季成長優於預期,主要靠美國消費及財報表現亮眼帶動,預計之後市場將把焦點回歸到企業獲利跟財報上。

至於其他國家外匯存底,大致上也都呈現縮水。根據央行公佈,臺灣外匯存底餘額在主要國家仍居第四,前三大分別爲是大陸至9月底3兆1,151億美元、日本至9月底1兆1,099億美元、瑞士至9月底7,423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