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族羣小心「第四高」 及早做2件事可逆轉慢性腎病

今年3月10日適逢世界腎臟病日,國民健康署攜手臺灣腎臟醫學會、財團法人腎臟病防治基金會、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社團法人臺灣高血壓學會、臺灣家庭醫學醫學會、臺灣老年學暨老年醫學會、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共同呼籲國人重視早期慢性腎臟病防治。(王家瑜攝)

三高族羣注意,小心「第四高」悄悄來襲!根據國內調查,高達96%的慢性腎臟病患者對於自身疾病不自知,由於出現症狀時多半已是晚期,只能藉由「驗血」和「驗尿」檢查早期發現;不少患者以爲慢性腎病等於洗腎,醫師指出,及早發現病竈並配合治療就能免於洗腎,早期慢性腎病更有機會逆轉!

今年3月10日適逢世界腎臟病日,國民健康署攜手臺灣腎臟醫學會、財團法人腎臟病防治基金會、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社團法人臺灣高血壓學會、臺灣家庭醫學醫學會、臺灣老年學暨老年醫學會、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共同呼籲國人重視早期慢性腎臟病防治。

三高族羣是慢性腎臟病的好發族羣。臺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黃尚志指出,當大量血液通過腎臟時,血管內壓力上升,形成腎絲球內壓;腎臟就像是污水處理廠,若血壓、血糖、血脂控制不佳,腎臟代謝負擔加重,就可能導致腎壓過高。

腎臟病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吳麥斯更形容「腎臟是環保署」,當過多的糖、油脂等無法代謝的廢物堆積在腎臟時,起初只是一些垃圾放在家裡,身體會自己適應,但時間久了負擔就變大,如果沒有及時把環境清乾淨,就會引發高腎壓,更是腎病變的前兆。

腎絲球過濾率和尿蛋白是瞭解腎功能的重要指標,目前國健署提供40至64歲民衆每3年1次、65歲以上民衆每年1次成人預防保健服務,國健署署長吳昭軍提醒,三高族羣務必定期「驗血」和「驗尿」,瞭解自身腎臟功能,才能及早發現並接受治療。

今年73歲的林大哥多年前因爲經常感到疲憊、出現泡泡尿而就醫檢查,才得知罹患慢性腎臟病第3期;在配合醫師治療及衛教師指導之下,腎絲球過濾率逐漸恢復正常,12年以來都維持在50左右,他驕傲地說「連醫師都說很少見!」

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黃建寧指出,糖尿病患者中有3成是慢性腎臟病患者,反之,洗腎患者中近5成有血糖問題;血糖控制不佳會導致腎小管異常、腎絲球破洞,導致尿蛋白溢出,並隨着尿液排出,形成蛋白尿(泡泡尿),腎絲球過濾率也會下降。

臺灣高血壓學會理事鄭浩民表示,腎絲球過濾率會隨着老化而遞減,每年約減少1單位。如血壓超過140/90,每年下降速度會增加到5單位;如血壓大於180,每年下降速度更快,恐怕5到10年就需要洗腎。

很多慢性腎臟病病人都會擔心是否需要洗腎。吳麥斯指出,慢性腎臟病可分爲5期,如爲第1、2期(腎絲球過濾率大於60),積極治療是有機會逆轉的,如果進展到第5期(腎絲球過濾率小於15)也不等於必須洗腎,還需考量其他指標來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