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男右下腹摸到跳動的腫塊 中榮創新手術救命

74歲張先生罹患「感染性胸腹主動脈瘤」,經到臺中榮總接受「主動脈補片」手術模式,住院六週後痊癒出院。(臺中榮總提供/馮惠宜臺中傳真)

感染性主動脈瘤是高風險且易復發的感染症,臺中榮總於三年前開始使用主動脈補片模式治療患者,目前患者預後良好,無感染性主動脈瘤復發的記錄。(臺中榮總提供/馮惠宜臺中傳真)

74歲張先生本身有三高並慢性腎功能不佳的情況。日前因高燒、腹痛,同時觸摸到右下腹部跳動性腫塊持續一週,到臺中榮總急診,經安排電腦斷層檢查、血液培養,診斷罹患致死率即高的「感染性胸腹主動脈瘤」,經接受「主動脈補片」手術模式,張伯伯安然度過危險期,痊癒出院。

臺中榮總心血管外科主任蔡忠霖指出,感染性胸腹主動脈瘤是一種嚴重致命的疾病,除了可能引發敗血症以外,如破裂致死率高達50%,將近半數患者患有心血管方面疾病、三高、周邊血管疾病等。中榮急診主任胡松原研究發現高達五分之一病患血液培養菌種爲沙門氏菌。而病患張伯伯就是因感染沙門氏菌加上有三高才引發感染性胸腹主動脈瘤。

張伯伯經診斷後收住院,經由心血管外科醫師蔡忠霖與黃暄喬使用創新的主動脈補片手術,先切除感染的假性血管瘤後施作補片修補動脈破口,術後使用抗生素治療六週後順利出院。出院後追蹤電腦斷層顯示感染性胸腹主動脈瘤已痊癒,血液培養也呈陰性。

臺中榮總心血管外科醫師黃暄喬表示,過去對於感染性胸腹主動脈瘤的傳統治療是進行長時間高風險的手術,術後容易出現併發症如中風、洗腎和腸缺血等問題。近年來有一種微創的「主動脈覆膜支架」手術,但由於瘤位複雜,並非所有患者都適合這種治療,而且感染的血管瘤仍然存在,無法完全達到治療感染的目的,可能再次感染需要再次手術的風險也很高。

爲了同時清除感染並降低手術時間和風險,臺中榮總心血管外科採用了「主動脈補片」手術模式,提供第三種治療選擇。這種治療方式由心血管中心的蔡忠霖主任帶領,已經成爲一個標準化流程,並且已發表在醫學期刊上。

感染性主動脈瘤是主動脈疾病中最棘手的,而感染性胸腹主動脈瘤更是高風險且易復發的感染症。主動脈補片治療提供了第三種有效的治療選擇,臺中榮總於三年前開始使用此治療模式治療患者,目前患者預後良好,無感染性主動脈瘤復發的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