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怕了!雪隧匝道綠燈僅放15秒 駕駛:簡直是賽車起跑

示意圖。連假期間國5雪隧都會發生塞車情形。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記者邱德祥攝影

交通部高公局爲避免車輛全堵在國5雪隧,透過各交流道匝道儀控,塞車嚴重時,交流道綠燈放行秒數只有15秒,過不了幾輛車,導致宜蘭4個交流道前回堵數公里,連假時多出4個大停車場,苦了協助維護交通的執行警察及義警。

「連假大家開心出遊,他們在國5底下罰站」,基層員警無奈表示,警察還有治安等很多業務要處理,希望能有一套辦法,可以紓解雪隧塞車問題;某中階警官說,宜蘭是觀光型縣市,1到假日交通勤務必然加重,尤其如礁溪等交通要衝區,縮減休假人數已成爲日常。

這次清明連假首日,蘇花路廊車流量出乎意外,創下蘇花改通車以來最大量,蘇澳警方表示,清晨4時開始壅塞,員警就必須站班,重要路口未淨空或出現壅塞,民衆就會報案抱怨,警方也只能盡力疏導,遏阻違規行駛,維持「有秩序的塞車」。

收假日前兩天,國5雪隧北上車流塞到隔天凌晨,警方排班接力執勤長達十幾個小時,每個人2小時換勤休息,1天至少要站上6小時以上,日曬雨淋,吸入大量廢氣;去年夏天疫情趨緩,國人無法出遊,全都擠在國內旅遊也是塞爆雪隧,曾有員警站在豔陽下曝曬,忙累到嘔吐。

有人建議高公局,把交流道儀控的號誌位置往上方挪移幾百公尺,至少不要讓平面道路回堵太長,影響用路人權益。

高公局坪林行控中心表示,雪隧每小時最大容許量2400輛左右,雪隧前回堵長度也不能超過6公里,因爲交通部開放路肩讓大客車行駛,如果放太多上來國5主線回堵太長,會影響大客車行駛路肩的路段,控制秒數的號誌燈位置難以往上移動,也是這個原因。

有警官表示,鼓勵改走替代道路非常實用的想法,臺2線濱海公路與臺9線北宜公路的路況良好,尤其北宜公路啓用區間測速後,飆車騎士減少,用路人可放心行駛,若能吸引小客車改走替代道路,讓國5減少10%到20%車流,緩解交通,也能帶動濱海與北宜公路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