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素幾10年 竟得3期腸癌 醫嘆:吃錯了

大腸鏡檢查中若發現有息肉,醫生常建議立即切除,以防未來轉變爲癌症。(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常吃紅肉被視爲罹患大腸癌的危險因子,但肝膽腸胃科醫師張振榕指,有一位50歲婦人,茹素幾十年,卻罹患大腸癌第3期,細問之下,才發現婦人是吃「加工素」,吃的盡是素雞、豆包,高油又低纖維,加上體型肥胖,依舊得了大腸癌。

張振榕上「醫師好辣」節目中指出,上述婦人或許是有特殊宗教信仰,來做大腸鏡檢查,但事先要求,若大腸鏡檢查中,有看到息肉,不可以切除,結果檢查過程中,他真的看到婦人腸道里有顆0.8公分的腺瘤,但因婦人有先要求不準切,他就沒有切。

婦人後來從麻醉裡醒來,張振榕告知婦人,「你(腸道里)這個是腺瘤,看來是要處理的,再放個幾年,應該會變成癌症,你現不想切沒關係,但建議半年內,再來做第2次大腸鏡檢查,這段期間好好想想。」

張振榕說,婦人下次回診,已是2、3年後的事,此次是因血便,再做第2次大腸鏡檢查,發現已是大腸癌第3期,婦人不解地說,她吃素幾十年,又不吃肉,爲何會得大腸癌?

張振榕說,其實吃素不見得比較健康,因爲有兩種素,一種是「健康素」,吃的是新鮮天然蔬果、豆腐等豆製品,另一種是「加工素」,是那種加了很多油、添加物,做成的素肉、素雞、素魚,而婦人吃的就是「加工素」。

張振榕說,婦人幾十年來的吃的都是高油、纖維質不夠、油炸的「加工素」,這些都是導致大腸癌險因素,加上她本身肥胖,也是大腸癌危險因子,雖然沒吃紅肉,一樣得了大腸癌,後來就轉去醫院,切了腸子,又做化療,「蠻慘的」。

張振榕說,大腸內的息肉,可分爲「增生息肉」、「管狀息肉」、「絨毛息肉」與鋸齒腺瘤,除了「增生息肉」外,後三者都有可能變成大腸癌,基本上若做大腸癌檢查時看到,都是建議立即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