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華26年,阿迪達斯如何再度乘風破浪

(原標題:入華26年,阿迪達斯如何再度乘風破浪)

進入一個全新的市場,從0到1,再到10,持續發展26年,這樣的時間跨度對於一個品牌來說,意味着它可以經歷一個市場的初生、發展、成熟,並且見證一代又一代消費者崛起的全過程。在這樣的時間週期裡,如何始終保持強大的競爭力是品牌需要面對的一重挑戰。阿迪達斯完整地經歷了這一切。

專業爲核,鑄就品牌信譽

阿迪達斯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蕭家樂認爲,品牌熱度、消費者的喜愛是信譽的一種體現,而要贏得消費者的喜愛,最關鍵的因素是“專業”。“我們深知專業纔是一個企業核心競爭力,創新科技是我們受消費者青睞的根本。”蕭家樂說。

他舉例,2013年BOOST的面世奠定了阿迪達斯在中底技術中的地位,在此之後,阿迪達斯一直在原有的中底技術基礎上投入開發力量,以不同性能的BOOST泡棉,爲消費者提供更好的穿着體驗,而且阿迪達斯還針對不同消費者的需求,研發出不同的中底科技,例如會搭載在田徑和馬拉松跑鞋上的LIGHTSTRIKE PRO泡棉,以及搭載在日常跑鞋上的4D FWD中底創新科技。

一方面打造核心科技及產品,另一方面,阿迪達斯也持續深化與全球頂級賽事球隊運動員的合作,爲他們提供專業品牌支持,塑造品牌的專業運動形象。

在全球,阿迪達斯贊助了拜仁慕尼黑、皇家馬德里等球隊,足球運動員梅西、高山滑雪運動員米凱拉·希夫林等,還贊助了波士頓和柏林馬拉松等賽事。此外,阿迪達斯也是國際足聯世界盃的長期官方合作伙伴

而在中國,阿迪阿斯與體育賽事的合作歷史也非常深遠。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阿迪達斯作爲官方服裝合作伙伴,爲志願者和工作人員提供裝備,爲中國體育代表團、中國殘奧體育代表團提供領獎裝備,還開發出一系列奧運特許產品。

秉承着“在中國、爲中國”的發展理念,阿迪達斯也通過多元品類、廣泛佈局,長期支持中國體育事業發展,爲國民提升運動成績,提高生活品質作貢獻。至今,阿迪達斯已經與中國女排攜手17載,與中國田徑協會合作7年,還是中國網球協會官方合作伙伴,在全民性上,支持了北京馬拉松、上海國際半程馬拉松、廣州馬拉松等羣衆性體育賽事。

“我們也希望這些大型的賽事能夠讓更多的人蔘與體育運動,提高全民的身體素質。“蕭家樂說。他還介紹到,現在全民健身早已上升爲國家戰略,阿迪達斯爲此特別贊助了很多新興運動,助力體育運動的羣衆普及,號召更多人‘通過運動改變生活’,例如崇禮168超級越野賽和2022-2023年中國飛盤聯賽等。

促進體育事業的發展需要做“時間的朋友”,阿迪達斯深諳這一點。阿迪達斯會頗有前瞻性地提前發掘有潛力的年輕運動員,例如早在2020年,阿迪達斯就簽下了16歲的蘇翊鳴,兩年後,蘇翊鳴在北京冬奧會上大展身手。

實際上,像蘇翊鳴這樣的年輕運動員,不僅僅代表了頂尖運動員“沒有不可能”的精神。他作爲球鞋收藏家、說唱愛好者等“斜槓青年”的身份,也詮釋了專業運動與時尚潮流的完美結合,也會讓衆多熱愛運動和時尚潮流的達人得到啓發、產生共鳴——而這些,都在悄然間鑄就了阿迪達斯的品牌信譽。

伴隨“全民健身”的普及,“專業”二字也不只屬於專業運動員。2022年卡塔爾世界盃期間,阿迪達斯還從4年前購買過世界盃球衣的消費記錄中,找到了幾位鐵桿球迷,爲他們送上了定製版或明星簽名版的球衣。

專業不只是一件在競技場上才能體現的事情。這裡有宏大敘事,也逐漸走向微觀層面,進入全民的生活。“這樣去中心化的表達,能夠讓更多的人爲之所動。”蕭家樂說。

他還表示,品牌信譽當然也不止於通過技術創新、發力專業體育賽事而強化專業的一面。阿迪達斯還爲信譽賦予了更多體驗感:站在潮流尖端,通過與大牌設計師藝術家聯名並深入合作,讓品牌保持新鮮的活力,爲消費者所喜愛。

近年來,中國經濟實力騰飛、消費者文化自信增強,“國潮”也隨之崛起,這也爲阿迪達斯的產品設計提供了新的思路與方向。今年春節,阿迪達斯發佈了與中國著名當代藝術家韓美林參與設計的2023新春系列,將傳統東方元素巧妙融入產品設計,兼顧了實穿性與美觀性。去年底,發佈了與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相關的“萬物尋宗”系列,這一系列都是阿迪達斯在本土化的探索。在2022年末,阿迪達斯與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簽署了戰略合作備忘錄,雙方計劃在未來三年圍繞致敬百年巨匠體育精神、播撒青春力量、描繪魅力中國三個方面展開合作,共同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

多重創新打造極致消費者體驗

過去幾年間,伴隨着中國消費環境及消費者需求的變化,越來越多的品牌認識到,要打破過往的產品銷售渠道,全渠道都要做好產品展示、營銷、售後等一系列服務流程。如今,阿迪達斯的銷售形式和營銷方式也積極順應中國市場的發展,變得更加多樣化。

直面消費者是全渠道轉變的過程中重點思路之一。阿迪達斯在線上與線下都建立了衆多消費者觸點,“通過這些觸點我們能夠建立與消費者更直接的聯繫,直面消費者反饋,將更多品牌新潮好玩的內容帶給消費者。”蕭家樂介紹道。

在熱鬧紛呈的線上渠道,阿迪達斯一直將短視頻電商賽道視爲佈局重點。早在2021年4月26日,阿迪達斯就在抖音開設了官方商場,成爲首個在抖音開設官方商城的全球體育運動品牌,並在2022年女神節期間,成爲抖音全品類銷量第一。在去年的5月,阿迪達斯又舉辦了首屆抖音直播嘉年華活動ADIFEST,10月還聯合抖音電商超級品牌大賞,以“挑戰不可能”作爲活動主題,通過搶佔世界盃預熱節點、借勢相關頭部球星影響力,用新銳創意內容調動消費者。

線下,阿迪達斯則開闢出更多特色門店。坐落於成都遠洋太古裡的adidas Originals全球首家定製三葉草旗艦店,完美融合傳統與潮流、科技與文化。阿迪達斯國內第二家 a3店鋪是其成功在中國和亞太地區打造的第一家 RFID 店鋪,爲顧客帶來高水平的零售創新和數字服務體驗。2022年,阿迪達斯還重啓了北京三里屯全球旗艦店,創新交互數字科技、可持續發展及多元包容的品牌基因及原創文化藝術在此交融,爲消費者帶來創新、先鋒、沉浸的運動購物體驗。

蕭家樂表示,“跨渠道”的難點是保證品牌在各平臺上調性及體驗的一致性。以線上爲例,阿迪達斯不會只將直播當成一個“銷售”渠道,而會研究平臺的特點、並創造適合平臺的內容表達方式,例如使用3D 直播間進行產品展示、在直播間發佈品牌新品等。2021年8月阿迪達斯會員活動週期間,接連邀請拜仁慕尼黑俱樂部和曼聯俱樂部的多位明星球員空降阿迪達斯天貓直播間和微博直播間,給消費者帶來“線上嘉年華”。

多個渠道齊頭並進的背後,也考驗着品牌的數字化能力。阿迪達斯數字化戰略涵蓋多個數據分析平臺、數字化平臺,阿迪達斯內部也在組織等方面協同發展,打破部門之間的壁壘,以應對一系列的轉變。

如果再往事情的深處去探尋,爲了保證極致的消費者體驗,阿迪達斯在零售背後的供應鏈物流體系,亦在持續深耕。目前阿迪達斯在全國擁有三個物流中心,憑藉分散化的物流網絡和自動化智能運營,能實現“即購即達”的高效配送。蘇州二號物流中心(SZDC2)每年可配送超過1.6億件的鞋服及運動裝備,分揀機器每小時可處理數萬件貨物,這是阿迪達斯在全球範圍內自動化水平最高的物流中心之一。

上線下多重創新,加之背後看不見的努力,共同推動阿迪達斯不斷強化消費者體驗,持續收穫來自消費者的好評。在所有與體驗相關的元素中,產品本身的體驗也是非常重要且根本的一環。阿迪達斯非常注重消費者對多元、個性化的需求。現在,每一個鞋型都有不用的色彩搭配、面料選擇、圖案樣式,這些都是在時尚設計師和阿迪科技元素的結合下逐步完成的。在中國市場,蕭家樂特別強調了要加碼“中國創造”在商品中的比例。2019年,阿迪達斯亞洲創意中心就落地上海,能夠爲所有核心產品提供支持,在4-7個月的時間裡就能將初步創意轉變爲產品,每年有數以千計的產品從這裡輸出。

“通過阿迪達斯亞洲創意中心的設計,以及其與更多年輕的中國設計師、藝術家合作,我們會將更多的中國元素融入到產品中。未來2-3年,中國創造的產品將佔到阿迪達斯整體市場體量的三分之一,阿迪達斯將通過更多本土化創新來拉進與中國年輕消費者之間的距離。”蕭家樂說。

成爲“年輕”的符號

近年來,品牌年輕化一直是商業領域的熱門話題,對那些已經“年過半百”、甚至擁有更長曆史的消費品牌而言,如何面對個性更多元、消費選擇更多樣的年輕人,成爲新的課題。

但這並不全然是因爲新一代年輕人消費力更強。追溯至品牌創立早期,特別是以年輕人爲目標客羣的快消品牌,抓住年輕人始終是品牌重要的戰略之一,可樂、餅乾、球鞋、T恤、漢堡……這些產品及其背後的公司均在此列。在年輕感這件事上,未必總是新人才能勝舊人。一些從小圍繞在你周圍的品牌,已經成爲年輕本身。阿迪達斯便是這樣。

“年輕人充滿了創造力和可能性,是運動和潮流的風向標,抓住年輕人能讓我們品牌擁有源源不斷的靈感和始終保持蓬勃的生命力,走在體育運動和時尚潮流的前沿,並引領行業的創新和發展。”蕭家樂說。

在針對每一代年輕人做出改變的同時,品牌面對的是一場“變與不變”的遊戲:營銷方法需要與時俱進,但品牌內核不能輕易改變。

入華26年間,阿迪達斯在中國的品牌傳播都離不開體育精神,並且持續彰顯時代的特徵。2007年,阿迪達斯在國內外邀請女足球星馬曉旭、貝克漢姆、梅西等講述自己的運動經歷,製作成名爲《我的故事》的主題廣告。下一年又爲北京奧運會製作廣告《一起2008年,沒有不可能》。那一年,阿迪達斯是中國體育代表團在奧運會上的體育用品贊助商,品牌logo與廣告隨比賽出現在大衆視野。阿迪達斯也將北京奧運會看作品牌在華髮展的最好契機。

而到了2022年,面對新一代消費者,阿迪達斯起用的代言人變成了像蘇翊鳴這樣更年輕、身份也更多元的運動員。未滿18歲的蘇翊鳴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上奪冠,他參演電影、玩滑板的片段也隨比賽的熱度而廣爲傳播。

如今,更新的年輕人也在試圖突破現實與虛擬的界限。阿迪達斯也以NFT、元宇宙等載體,與Z世代同頻共振。2021年年末,adidas neo在天貓推出了阿迪達斯國內首個數字藏品(NFT)作品,創下了上線即售罄的驚豔記錄,2022年5月22日,adidas Originals又攜手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旗下首個虛擬音樂嘉年華TMELAND,開啓“OZ未來音樂會”。新奇的線上互動體驗滿足了消費者對元宇宙的無限遐想,品牌未來感瞬間滿點。

“元宇宙場景應用更具有創造性和新鮮感,使品牌通過這些特點與消費者溝通,最終幫助品牌更加生動地講好故事。”蕭家樂說。

對於年輕人“常駐“的渠道,阿迪達斯也率先展開了部署,例如在得物 App進行潮流新品首發,在B站建立起品牌文化與二次元文化的聯結,爲進軍元宇宙奠定基礎。阿迪達斯還持續爲新生代搭建優質平臺,打造adidas Runners跑步社區、跑步課程、訓練營和知識講座,用社團助力年輕人的成長。

讓可持續落地

“綠色”與“可持續”在這一年是幾乎所有行業的熱詞。曾經,“環保”相關的詞更多出現在企業的對外宣傳中、強調企業責任,而現在,環保概念與品牌的產品內核產生了更緊密的融合。

早在幾年前,阿迪達斯便創新性地提出了“三環”體系,即:回收環(由回收材料製造)、再造環(實現產品的可回收再造)以及生態環(用天然和可再生材料製造)。在這次專訪中,蕭家樂也表示,阿迪達斯將始終致力於以創新材料產品和實際行動減少碳排放,加速整體業務實現碳中和,並利用品牌影響力凝聚多方力量,協同助力中國實現"雙碳"目標。

阿迪達斯採用回收材料製成的產品,自2015年便問世了。自2015年與環保組織“Parley for the Oceans”合作以來,阿迪達斯已經利用回收塑料廢物生產了超過3000萬雙鞋。阿迪達斯還利用天然材料製造產品,在產品生命週期結束時可經過生物降解後最終迴歸自然,例如與專注可持續的芬蘭紡織材料公司SPINNOVA合作推出的一款創意連帽衫adidas TERREX HS1,包含至少25%的木基纖維面料。

實際上,讓可持續落地並非易事。蕭家樂介紹,採用回收材料製成的產品,首先要保證產品的專業性能不能下降,舒適度、貼合度、回彈力、透氣性,都要達到傳統產品的標準;其次價格也不能過分誇張。爲此阿迪達斯在研發過程中會反覆去開展性能實驗,以達到最好的效果。

蕭家樂認爲,只有當可持續的理念真正融入產品,且相關產品進入到主流業務時,纔是一個更長遠的做法。“優秀的企業應當主動去引領這種變革。“蕭家樂說。

在可持續這件事上,阿迪達斯也在以自己的影響力,帶動產業上下游一起變化。目前,阿迪達斯正在整合供應鏈體系,減少碳排放。將環境和碳排放管理延伸至包裝、運輸、基建三大供應鏈環節。僅在基建環節,2021年就共計減少了20755噸的碳排放。在研發上還與合作伙伴攜手,共同開發出一款由菌絲體製成的純生物材料Mylo,作爲皮革的替代品,這一材料已被應用於阿迪達斯最具標誌性的鞋款 Stan Smith 的製作中。

“這是一個共創和破圈的過程。阿迪達斯與全球供應鏈中的合作伙伴緊密協作,龐大的供應鏈體系爲我們生產可持續產品提供了堅實的基礎。“蕭家樂說。

回顧在中國市場的26年,蕭家樂認爲,阿迪達斯在中國的發展不是“百米短跑”,而是“馬拉松”。中國一直是阿迪達斯最重要的戰略市場,阿迪達斯也從中國的發展中受益良多。

“我認爲我們有着非常堅定的決心和信心要把中國市場發展好,哪怕現在可能有一定的挑戰,但我們投資中國市場、發展中國市場的信心不會動搖。“蕭家樂說。

而談及未來,蕭家樂認爲品牌保持市場競爭力的核心,最終還是落在消費者的喜愛上。只有把消費者的需求趨勢洞察做到最好,並且將這種趨勢以最快的方式轉換成產品,並以消費者喜愛的方式營銷給他們,才能夠在競爭中取勝。

我們可以看到,在多年經驗與全新的戰略指導下,阿迪達斯在各方面都刷新着自己的歷史記錄:產品持續深化科技含量,線上及線下創造着豐富精彩的體驗,與文化、藝術等諸多行業跨界破圈,品牌也持續爲一代又一代年輕人所喜愛。阿迪達斯品牌未來的篇章如何譜寫,我們也同樣期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