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能像蔡瀾一樣逍遙快活?

每天盼着假期快點來,每個週一都昏昏沉沉,靠咖啡茶飲續命的日子每個打工人都過夠了。

進一步廣闊天地,退一步直接躺平養老。

這不,來了個打工人退休養老之標杆——蔡瀾。

蔡瀾,aka最懂人生逍遙快活、慣會過日子的神。他的養老日常一披露,可把廣大打工人給羨慕壞了。

古董傢俬全部送人,入住豪華海景房,外面就是維港的無敵海景;

僱了八個人照顧自己的飲食起居,除了秘書和助理,還有三個護理、兩個印尼傭人,一位司機;

每天起牀就喝茶打遊戲,隨時起牀,隨時睡覺。

如果有朋友來指導他該如何如何,他就把人罵走。

“我已經非常之努力,到這個地步,你還來管我!”

參考一句《武林外傳》的臺詞:這還是人過的日子嗎?簡直就是神仙過的日子嘛!

這等的神仙日子,其實對於蔡瀾來說也不算什麼。畢竟人是著名的飲食男女,香港“食神”,許知遠眼裡的當代享樂主義者。

說句誇張的,竹林七賢要是穿越過來活在當下,也要去找蔡瀾取取經。

品美食、愛美女、懟網友,蔡瀾的逍遙人生

提到蔡瀾,你可能最先想到的是遍佈各大商場的粵式茶點店,蔡瀾港式點心。

也有可能是出沒在各大餐廳門頭上的合影照片裡,那個走遍大江南北,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香港食評家,與金庸、黃霑、倪匡並稱“香江四才子(香港四大才子)”。

在一些網友眼裡,他還是那個偶爾會親自下場懟網友的毒舌博主。

前幾年,每到農曆新年時,蔡瀾就會對微博網友開放評論區,迎接網友各種提問。大批網友評論等待蔡瀾翻牌,點贊都是百萬起,不亞於任何一個明星頂流。

前幾年的網友們同現在網友的提問大差不差,大部分都是跟工作啊、情感啊、人際交往相關的。

比如,面對工作,不滿意,不順心,想離職怎麼辦?

蔡瀾的回答非常一致:“麥當勞。”

意思是去麥當勞打工,看看人間疾苦,就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了。

無法平衡工作生活?麥當勞。

不想做現在的工作了,也不知道該怎麼辦?麥當勞。

找不到工作?麥當勞。

麥當勞雖遲但到,就差唱出來了,麥當勞漢堡,好好好。

但真的有網友問起麥當勞哪個漢堡好吃,蔡瀾反而說不知道,沒試過。他還說,不知道,沒損失。

對於情感問題,蔡瀾的回覆指導就比較具體。真心喜歡的,苦苦暗戀的,猶豫要不要告白的,一律都是一個字——上。

因爲上了,成功率至少一半一半,不上,門都沒有。

發現對方出軌的,厭倦了現在戀人的,想要忘記喜歡的人,心上人有別人了,一個字——換。

對那些異想天開的,問如何發財、暴富、怎樣次次能刮中獎的網友,蔡瀾每次回覆都不一樣:

你走吧。

頭撞大石。

從樹上掉下來。

我要是知道就不會在這回答你這種蠢問題了。

網友說生活苦了,他說那就吃糖;網友說想對自己狠一點,他說刮自己兩耳光;對懶的、笨的、想改又不願意改的,蔡瀾直接罵,“該死”“蠢得出汁了”。

對玄學,只聽說自己好的;談到人生的意義,蔡瀾就說這些等老了再想;談到不婚不育,就說爲什麼不行,賺錢養老即可。

其實這些大道理、心靈雞湯,大家都懂,蔡瀾回覆的總是更有趣,更有說服力一些。

大概是在於,蔡瀾是名人中最懂飲食的,懂飲食的人裡最懂如何享受人生的,懂享受人生的人中,他又是比較有文化的。他自己的人生,就過得特別通透、瀟灑、快活。

許知遠採訪他時,對蔡瀾的定義是“至少在我的視野中,他是最會享受人生的人。”

好友金庸評價他是像段譽、令狐沖一樣的人,平時最喜歡跟他一起玩。蔡瀾迴應,自己沒有段譽一樣的出身,命中註定就是公子哥,但是應該做思想上的公子哥。

金庸寫蔡瀾:琴棋書畫,財色酒氣,吃喝嫖賭,文學電影,什麼都懂。

他不彈古琴,不下圍棋,不作畫,不嫖、不賭、但人生中各種玩意兒都懂其門道。於電影、詩詞、書法、金石、飲食之道,更可說是第一流的通達。

做不成出身上的公子哥,蔡瀾在愛好上頗有老式playboy的風雅,換現在的話來說,就是老錢。跟那種盲目追隨潮流、裝腔裝出來的假老錢不一樣,他喜歡書法篆刻,就師從書法篆刻大師馮康侯。

而且蔡瀾堅信是愛好就要鑽研到底,他曾說自己只喝茶不喝咖啡,因爲如果喝咖啡的話,就沒有足夠時間研究茶了,兩者都是半桶水。

除了這些,蔡瀾最有名的當然是吃喝和交友,最愛美食和美女。

從美食說起,蔡瀾的“食神”之名擔得穩穩當當。蔡瀾寫金庸《明報》副刊的專欄,寫出名氣後,每週兩篇文,談人生、談美食,逐漸開啓“美食作家”之路。

每寫一篇文章,蔡瀾至少要吃五家餐廳。

到後來專欄文章被TVB看見開始拍攝綜藝節目,走遍全世界,蔡瀾的文章也逐漸集成出版,慢慢積累影響力,纔有了“食神”之名。《舌尖上的中國》,蔡瀾是總監製,後來的美食紀錄片也多模仿舌尖的模式,可是很難再超越。

至於交友,成龍曾說蔡瀾是“所有人的朋友”。當久了電影監製,蔡瀾是一等一的七竅玲瓏,出了名的面面俱到、妥帖圓滑。

他自稱至少交過61個女友,“至少每年增加一個。”雖然咱是現代社會,不提倡這種粗暴的數量論,不過對一個曾經的精神“公子哥”來說,正是風流倜儻、人格魅力充裕之證明。

年輕時,他得了稿費就拿去夜店玩,有錢之後看書、旅行,同好友吃喝玩樂,什麼快樂便做什麼。

人到中年,對電子設備、遊戲、社交網絡樣樣精通,知乎、微博、FaceBook都能玩得轉,在沒有評論限制的年代,爲了抵禦低質量言論和網友攻擊,他找到一羣“護法”,求助眼熟的網友幫忙自己篩選評論,再一一手寫回復。

網友曾問蔡瀾人生最快樂的兩件事是什麼,他答,吃飯、傳宗接代。

所謂食色性也,蔡瀾是樣樣都佔全了。

吃過,愛過,活過

許知遠採訪時問蔡瀾,享樂主義,不知道是對現實的反抗還是一種逃避,在這個時代做個享樂主義者意味着什麼?

聽這問題蔡瀾第一次面露難色,尷尬地吃了口肉,回到他慣用的唯心論,“任何時代都可以,看你敢不敢想嘛”。

活成這樣,蔡瀾自覺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公子哥”,沒有那麼的出身高貴,一生順遂,只是屈居精神“公子哥”。

蔡瀾說,不知道說什麼的時候,就談吃的。人生沒法平衡,就用吃吃喝喝來平衡。

不想做的事情,他可以儘量不去做。問他人生是否有遺憾,他說當然有,但是不說,因爲說了也沒辦法了卻,平添煩惱。

蔡瀾還借用倪匡的說法,肉體上的苦,可以吃止痛藥,心靈上的苦,只能不去想它。你細品這話裡話外,多少苦澀遺憾盡在不言中。

蔡瀾從幾時開始不談了、不想了,有了做“精神公子哥”的覺悟?

又或者說,他是怎麼想通的?

這可能要從他的出身開始說起。蔡瀾的父親蔡文玄是著名新加坡詩人,邵氏影業的新加坡分公司經理。

母親洪芳娉曾任小學校長,女權先驅,曾罵丈夫是“和平時的君子,亂世中的窩囊廢”。

全家福 最後排中央爲蔡瀾

家裡有三子一女,蔡瀾在家排行第三。四個小孩,結合洪女士這句窩囊廢,可見這家裡的日子過得不算富裕。

蔡瀾從小在新加坡電影院長大,又喜歡讀書,16歲就被邵氏賞識,成爲邵氏電影的駐日發行經理。年紀小小,子承父業,蔡瀾他爸甚至不是高級打工人,蔡瀾確實離真·公子哥、富二代挺遠的,頂多是“打工二代”。

不過蔡瀾很爭氣,之後去日本系統學電影,蔡瀾最愛庫布裡克,喜歡《天堂電影院》,在日留學的兩年,也曾做過電影文青,和朋友同學大談小津和黑澤明。

回到邵氏就做起監製,有玲瓏身段還遇上大好的時代,蔡瀾成功混出名頭,成了金牌監製,幾乎部部電影都能賺。

電影監製,有點像劇組的大管家,管行政、管財務、還負責監督藝術創作。黃金時代在最好的公司,蔡瀾又能幹,肯定是忙得腳不沾地。偶有休假,一個電話就被叫走,回來時自己心愛的金絲雀都死了。

不過他離開邵氏,對外說電影是集體創作,個人難以發揮,但也許核心矛盾還是觀念不同。

這是電影青年的百年未解的終極之謎:商業片賣座,沒有表達空間,但觀衆愛看,投資人高興。

文藝片有表達,可是沒人看,賠錢了很難再拉投資。邵氏逐利,不願投資蔡瀾想拍的可能蝕本但“有人味”的電影,蔡瀾選擇離開。

離開邵氏後,蔡瀾到了嘉禾。當時成龍還是愣頭青,惹上黑道,成龍義父、蔡瀾的老闆何冠昌委託蔡瀾在國外照顧成龍。《龍兄虎弟》《城市獵人》等一系列經典動作片,都是蔡瀾監製。

藉着做監製的機會,蔡瀾走過各種國家,走遍韓國、澳洲、西班牙、南斯拉夫……一邊旅行交友,一邊接觸電影各行各業的手藝人,他的世界觀也開闊起來,“原來人家還能這樣活着。”

期間還認識金庸、倪匡等好友,幾人事業上多有合作,意氣相投,經常一起聚會聊天,吃飯的時候,總是金庸主動埋單。

後來,倪匡、黃霑和蔡瀾一同主持談話節目《今夜不設防》,就邀娛樂圈人士談風花雪月,葷腥不忌。開播沒幾期,霞玉芳紅四位美人三位到齊,嘉賓配置堪稱高規格。

輾轉從影40年間,蔡瀾還不忘打第二份工,寫文求生存。愛看書的蔡瀾一直會寫東西,一寫也就是三十多年。

蔡瀾14歲就有影評見載《南洋商報》,後來給金庸的《明報》副刊等報刊寫專欄,每週筆耕不輟,文章短小,幽默風趣,似歐·亨利。

在那個紙媒還能打的八十年代,蔡瀾就在報紙專欄佔有一席之地,而且已經懂如何寫纔有傳播性了。

因爲寫得多,也出了書,共計200多冊,蔡瀾和亦舒、李碧華並稱香港天地圖書公司的三大“臺柱”。

評論家覺得他不入流,蔡瀾便自嘲是“衛生間文學”。

寫作只是蔡瀾的諸多副業之一,90年代開始,他被邀請主持TVB談話節目,擔任旅行節目、美食節目主持人、美食節目評委……

除了寫書、上電視,還自己下海經商,開創品牌,推出爆爆茶、爆爆飯焦,意思是暴飲暴食也無負擔的食品,90年中期就主打低脂無負擔,只能說經商思路十分超前。

他經營過餐廳、網店、帶過旅行團……凡是精力允許,而且愛好能變成錢的,他都選擇變成錢。

·蔡瀾帶22人團5天4日遊,行程主要是去吃吃吃,堪稱美食特種兵

楊德昌曾在《一一》裡借角色之口說:“電影發明後,人類的生命至少延長了三倍。”與電影結緣四十年,又在適當時刻離開電影的蔡瀾,他的人生厚度,也許是尋常人的三倍不止。

蔡瀾青年得志進了邵氏,趕上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自己身段柔軟又得人賞識,從影四十餘年,與香港名人明星把酒言歡,有機會巡遊世界。

沒等香港電影落寞,蔡瀾及時抽身,自己寫作、上電視、做品牌,名利雙收。這樣的人生,放過無數煙花禮炮,曾經縱情聲色,沉浸酒肉豬油。值了,自然也就想開了。

也許在旅行的某一刻,在酒足飯飽的某一刻,在電視上不設防的某一刻,在深夜飢腸轆轆寫文章的某一刻,蔡瀾頓悟了,人生不過如此。

寫作時,蔡瀾也曾談到過養老與死亡的話題。“死不是人生的終結,而是生涯的一個完成。”一生愛吃的他,還列出了死前必吃清單。

他覺得老了最好不去醫院,太痛苦,在家裡呆着比較安樂,在家需要人照顧。僱人花錢,那就在有能力的時候多賺錢,在養老這件事上,蔡瀾做到了知行合一。

最後用個老套的雞湯笑話結尾吧,一次蔡瀾坐飛機遇到氣流顛簸,身邊老外嚇得腿軟,蔡瀾卻看起來卻毫不擔心,外國人問他,你爲什麼這麼鎮定,你死過嗎?

蔡瀾微微一笑說,“我活過。”

參考資料:

專訪蔡瀾:我不是才子,也別叫我食神 來源:南都週刊

十三邀第一季第8集:許知遠對話蔡瀾

蔡瀾:天生我材必有用 來源:國際在線

救成龍、撩青霞、坑金庸,當年讓半個港圈跪服的男人 來源:宅總有理

設計/視覺Ela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