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還有房貸,我建議你努力想盡一切辦法抓緊還了

講一個現象,大家好像都是在說日子不好過,過得緊吧,都是在省吃儉用,但是最近周邊的演唱會是場場爆滿,然後剛剛五一的假期各地的景點還是人滿爲患,酒店機票蹭蹭上漲,這感覺是極限拉扯,現象相差的懸殊太大了。

經常看新聞的人不管是從官方還是其它渠道,大家聽到的看到的好像都是就一片欣欣向榮,經濟指標都是超預期完成,但是咱們老百姓的這些個體感受到的確跟報道的大相徑庭,這裡面的原因究竟在哪兒?

其實出門旅遊、看演唱會並不是大多數

#財富自由攻略手冊#中國人的代表,是媒體所營造出來的一種現象,或者說輿論需要看到這個,懂的都懂,但是實際上緊縮、降低慾望、理性消費、不敢投資、拼命存錢,這些纔是絕大多數人的生活現狀。針對這個現象其實也不用奇怪,我給大家簡單的說說。

根據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發佈的數據,咱們國家今年一季度宏觀槓桿率上升6.8個百分點,實體經濟債務增速有所下行,同比增長了8.8%(增長的慢了),按季度增速來看,已經處於2001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其中,居民、企業和政府的債務同比增速分別爲5.1%、8.3%和14.7%。也就是說,居民債務增速再創新低,企業部門債務增速繼續回落,只有政府的債務增速仍然維持在較高位置。

這些個數據也分人說,面上看似是在增長,但是相比於去年以及過去的十幾年增速放緩纔是重點,這個說明了什麼問題?

背後其實就是當前貨幣仍然主要流向政府、城投公司以及央國企。這也是爲什麼網上很多人說經濟增長超預期,但個人越來越難賺錢,越來越難就業,民企不敢投資的根本原因。看似幾百萬億,其實完全沒動起來,沒有進入市場,都在政府和國央企手裡,老百姓以及民營企業想也別想,不可能獲取到的,這是最大的問題。

我們缺的並不是資金,而是如何有效發揮資金的乘數效應,讓錢流到該去的地方。

所以我們看到,現在所有的政策基本都是圍繞驅趕貨幣進入流通環節在開展工作。通俗點說,就是逼着大家把存款往銀行系統外搬。至於花錢的途徑,那可真是越來越多了,大到家電以舊換新、房子以舊換新、老舊小區改造,小到吃燒烤麻辣燙、旅遊度假、看明星演唱會等。

借用網上比較有意思的一句話,消費大舞臺,有錢你就來。反正就是想出各種千奇百怪的招數來讓大家消費,就像樓市之前是怕你多買,各種限制手段奇初,現在則是怕你不買,紛紛取消了各種限制政策。

我的個人理解,經濟問題先放到一邊,關鍵是普羅大衆對未來的預期都是一樣的,表示悲觀。前幾天有一個新聞衝上了熱搜,鍾薛高創始人被限制高消費後,鍾薛高是一個賣雪糕的,然後一根兒雪糕賣幾十塊或上百塊的那個,這老闆被限高坐了一宿綠皮車回北京被爆出來,然後在網上博眼球,說賣紅薯也要把債還上。還債不是理所應當的嗎,整的還自我感動的不行。

像鍾薛高這類認不清自己的企業有大把的,這類企業呢有個很明顯的特徵,就是生長於消費升級時期,卻死於產品沒有及時適應市場的潛在變化,大環境不景氣,願意爲這類消費升級產品買單的羣體大幅萎縮,結果是銷量驟降,庫存積壓,企業一步步被拖死。鍾薛高只是過去幾年衆多搞消費升級失敗的品牌的縮影。

只可惜時過境遷,趨勢已經難以逆轉。事實上,當前的經濟形勢之下,銀行的日子也沒那麼好過了。近期出現的兩個微妙變化就是最好的證據:

第一個:部分銀行定期存款利率出現倒掛,存五年沒有存三年的利息多,也有銀行出現了貸款利率低於存款利率的現象。

第二個:招商銀行不再發放三年期和五年期的大額存單。

這兩件事的本質都是銀行間的競爭日益激烈了,反映了部分銀行求貸求存的雙重壓力。說到底是客戶的存款意願太高,銀行的流動性過剩,翻譯成大白話就是錢太多,銀行也放不出去。

除了我前面提到的今年一季度存款增加,實際上過去四年老百姓瘋狂往銀行賬戶裡淨存了58.24萬億元,且82%是定期存款,這四年新增的存款總額更是相當於2009年到2019年的總和。

事實已經很清晰了,在整體經濟形勢收緊的背景之下,去槓桿成爲主流的現實之下,過往躺着就能輕鬆賺錢的銀行也開始要承受壓力了。這就是當下中國經濟現實的一個真實縮影。

我理解今年存款利率可能還會下調一次,所以如果你是4%至5%的利率水平貸款買的房,提前還貸仍然是最好的理財,因爲市面上已經很難找到收益大於3%的投資產品了,當居民和企業不能創造需求負重前行的時候,政府自會出手,因爲資金在銀行裡,房子在地產商手裡,生產的商品在企業主手裡,這些都是硬着陸,只有到了個人手裡纔是軟着陸。

但是想軟着陸,那有那麼簡單?當經濟增速下降以後,賣地收入和稅收大幅減少以後,很多後遺症就開始出現了,大家知道嗎,2023年的賣地收入比2021年少了整整3萬億,這麼大的資金缺口必然得找各種方法去補,所以纔出現最近高鐵漲價,水電費漲價,好像聽說大學學費也漲價,一些地方的行政處罰力度也加大,比如汽車違章啥的,北京的攝像頭反正是沒少加,不知道別的地方,還有一些財政緊缺的城市也開始大搞人員精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