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cket Lab計劃用直升機回收火箭一級助推器任務再次失敗

11月5日消息,當地時間週六早上6點27分,美國火箭製造商火箭實驗室(Rocket Lab)的一枚電子號火箭從位於新西蘭的發射場升空,將瑞典國家航天局的科學研究衛星成功送入軌道。但由於火箭返回地球時的遙測數據丟失,公司直升機未能成功捕獲返回地球的一級助推器。

這次任務名爲“貓鼠遊戲”(Catch Me If You Can),電子號火箭成功將“中間層氣輝/氣溶膠斷層掃描和光譜”(MATS)的瑞典衛星送入軌道。但美中不足的是,火箭實驗室沒能按計劃用直升機捕獲一級助推器。

火箭實驗室原計劃在電子號火箭升空約19分鐘後,用直升機在空中捕獲一級助推器,防止火箭落入大洋被海水侵蝕,從而提高一級助推器的可重複使用性。

電子號火箭高18米,是一種小型衛星發射裝置,到目前爲止已經執行過32次任務。公司代表表示,火箭一級助推器的回收和再利用有助於火箭實驗室提高發射速度並降低成本。

由於電子號火箭太小,裝載的燃料不多,無法像SpaceX公司的獵鷹9號火箭以及重型獵鷹火箭那樣用自身推力完成垂直着陸。所以火箭實驗室決定在一級助推器降落時,用直升機勾住助推器上方的降落傘線。

火箭實驗室在實現助推器可重複使用性方面已經取得了不少進展。今年5月份,公司執行名爲“去而復返”(There And Back Again)的直升機回收任務。一架西科斯基S-92直升機成功抓住電子號火箭的一級助推器。但一分鐘後,直升機似乎不堪重負,被迫將一級助推器從纜繩上釋放,讓其墜入太平洋。

火箭實驗室最終從海中撈出火箭,用拖船把它送回岸邊。公司對助推器進行了一番分析後,翻新並測試了9臺盧瑟福發動機中的一臺,結果令人滿意。

“這臺翻新發動機通過了我們爲火箭發動機設定的所有嚴格驗收測試,包括髮動機持續點火200秒和多次重新啓動,”公司代表補充說,測試表明,這臺盧瑟福發動機推力充足,“性能表現與新制造的盧瑟福發動機一樣”。

儘管如此,火箭實驗室還是想讓回收的助推器能不沾上海水。因此,公司計劃在週六的“貓鼠遊戲”任務中用西科斯基直升機去捕獲助推器,但事與願違。

火箭實驗室通信經理穆里爾·貝克(Murielle Baker)表示:“由於在重返大氣層時火箭第一級的遙測數據丟失,這次我們無法把電子號火箭乾乾淨淨地帶回家。”

她補充說:“遵照標準安全程序,如果發生這種情況,我們會讓直升機從火箭回收區域返航,所以今天不會嘗試空中抓捕。”“但這就是測試程序的意義所在:將硬件和系統推向極限並進行迭代。”

貝克說,電子號火箭一級助推器濺落在太平洋上,公司計劃用船進行回收。

今年5月份,火箭實驗室在代號爲“去而復歸”(There And Back Again)的發射任務中首次成功用直升機捕獲一級助推器。但一分鐘後,直升機似乎不堪重負,被迫將一級助推器從纜繩上釋放,讓其墜入太平洋。隨後運輸船將火箭打撈並送上岸。

所幸的是,本次直升機回收失敗沒有影響整個任務,MATS衛星成功進入預定軌道。

火箭實驗室表示,MATS衛星“是瑞典國家航天局開展科學任務的基礎,這項任務的目的是調查大氣波,更好了解地球上層大氣如何與地表風以及其他天氣模式相互作用。”

MATS衛星原本計劃用俄羅斯火箭,但瑞典國家航天局及衛星主要承包商OHB最終預定了電子號火箭。(辰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