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潭「湖中惡霸」暴減 原因兩極!最怕物極必反

魚虎橫行日月潭,今年卻罕見幼魚數量銳減。(南投縣政府提供)

在日月潭惡名昭彰的外來種「魚虎」,每年7月進入繁殖期,今年卻罕見直到9月下旬,還沒看到幼魚虎的羣聚獵食現象,電撈數量更不及去年同期3成。南投縣府研判原因非常兩極,若悲觀地看,魚虎數量恐在後年大爆發,對生態又是一場浩劫!

每年7月是魚虎繁殖期,幼魚孵化後羣聚獵食,由於體色偏紅,加上集體出動時會形成一圈一圈的樣貌,當地人稱爲「魚球」。但今年直到9月底,還沒看到類似現象,引起討論。

魚虎生性兇猛,數量穩定後在日月潭大開殺戒,導致湖中生態嚴重傾斜。南投縣政府近年展開「獵虎作戰」,前年移除約8000尾,去年更一口氣斬獲3.4萬尾幼魚,結果今年電撈僅6000尾,數量暴跌。

縣府推測原因,要嘛就是「獵虎有成」,數量明顯減少;怕的是生態習性上,有「今年銳減、明年爆發」現象,無法過度樂觀看待。縣府已通報清華大學研究團隊,持續觀察後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