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滑雪意外多 世界級好手也難逃...日警方揭可能因素

日本因爲航程短、便利性高,一直是臺灣人出國滑雪首選。情境示意圖,圖片來源/Ingimage。

日本因爲航程短、便利性高,一直是臺灣人出國滑雪首選。只不過,元月以來,竟五天內傳出兩起臺灣人赴日滑雪,卻不幸罹難的意外,引起各界關注。近年,日本的外國滑雪客逐漸增加,相關事故率卻也跟着攀升,爲什麼?

一望無際的純白雪景,是在合歡山滑雪場退場後,臺灣再難看到的美景。不過,只要搭機兩三個小時,就可以飛往日本,徜徉在廣袤無垠的冰雪世界了。就是因爲如此便捷,臺灣興起一波赴日「滑雪熱」。

日本觀光廳《訪日外國人消費動向調查》推估,2018年,臺灣赴日滑雪人數爲18.3萬人,排名第二,五年內成長225%。與人數最多的中國大陸相比,僅少6000人。

日本國土交通省2019年發佈「平成30年宿泊旅行統計調查」指出,臺灣人最常去的旅遊目的地,第一名是東京,第二名就是「滑雪勝地」北海道。可見,對「一雪難求」的臺灣人來說,滑雪具有無可取代的魅力。

另外,日本有天然的粉雪(powder snow),質地蓬鬆,是許多好手夢寐以求的滑雪天堂。除了滑雪本身,旅客還可以泡溫泉、賞雪踏青、享受日本料理等,讓滑雪成爲外國觀光客去日本的重要體驗之一。

日本有天然的粉雪,質地蓬鬆,是許多好手夢寐以求的滑雪天堂。示意圖,圖片來源/Ingimage。

國內滑雪客人數下跌,力拚國際競爭力

雖說近年日本滑雪產業在國際上知名度大增,但實際上,日本滑雪場當前的光景,完全無法與30多年前的盛況比較。根據《東洋經濟》報導,日本國內的滑雪熱潮在1992年來到頂峰,創下1860萬人紀錄,此後便一路下滑,2013年僅剩770萬人,2021年再降至280萬人,是全盛時期的1/6。

相較之下,日本觀光廳數據指出,疫情前外國滑雪客持續增加,2018年估計達96萬人,較2014年翻了一倍。不僅如此,從平均消費分析,外國遊客的滑雪和單板滑雪的花費約爲22.5萬日圓,比遊客平均開銷多出約七萬日圓。

聚焦在全球頗負盛名的長野「白馬谷滑雪度假村」,當地旅遊局數據指出,疫情爆發前的2019~2020年雪季,共有約130萬觀光客涌入,擠滿當地十個滑雪場。其中,外國遊客約爲37.5萬人,佔比近三成,若與十年前比較,人數成長更上看十倍以上。

其中,重要的推銷與宣傳助力,源自於2018年的平昌冬季奧運,讓日本滑雪產業正式登上國際舞臺。

日本觀光廳也藉此機會,進一步吸引外國旅客到訪,希望振興滑雪市場。2019年底,成立「改善滑雪度假村投資環境研究委員會」(スノーリゾートの投資環境整備に関する検討會),邀集金融機構專家、地方政府,共商滑雪場投資的瓶頸,以提高國際競爭力。2020年4月發佈報告,針對滑雪度假村、滑雪路線提出改善方向。

熱愛「山嶽滑雪」,國外滑雪客事故增

不過,這片吸引衆多觀光客的皚皚白雪,卻隱藏致命危機,尤其人生地不熟的外國遊客,更容易不小心在山中迷失方向。

其中,許多遠道而來的外國滑雪客熱愛挑戰「山嶽滑雪」(backcountry skiing),前往偏遠山區,探索未開發的滑雪路線,正是導致意外頻繁發生的原因之一。日本警察廳數據指出,2018年,有61名外國遊客,因前往偏遠山區滑雪而失蹤,佔整體外國人在山區走失案例的54%。2019年下降至50人(佔整體48%),2020年因旅遊禁令,失蹤數爲31人,佔比卻高達73%。

同樣的狀況,也發生在頗負盛名的滑雪勝地長野,《朝日新聞》報導指出,上一個雪季(2022/12~2023/3),北阿爾卑斯山與八嶽山脈,共發生58起高山事故, 其中有九人死亡、68人受困,創五年新高。進一步分析山嶽滑雪的事故率,共有22名滑雪者在偏遠山區走失,其中11名是外國人,比率達50%,創過去五年來新高。

其中,最引起國際關注的案例。2023年1月底,前美國自由式滑雪世界冠軍斯梅恩(Kyle Smaine)前往北阿爾卑斯山脈「山嶽滑雪」,享受日本鬆軟的粉雪,卻不幸遇上雪崩罹難。

國家安全規範缺乏,遊客意識不足

爲何就連世界級滑雪好手,也難逃日本野外滑雪意外?《路透社》報導,在2023年初發生一系列滑雪意外後,日本警方、滑雪專家與政府官員,列舉可能的意外因素:滑雪文化差異、英文安全資訊缺乏、國家安全體系不足,導致外國導遊缺少訓練與規範,另外,許多遊客未遵循滑雪場規範,也是原因之一。

在歐美等具有悠久「山嶽滑雪」歷史的國家,相關的資訊與管制都更完善,例如在偏遠山區登山口提供二維碼,民衆可掃描,以獲得及時資訊。

然而,當前主要提供雪崩相關訊息的「日本雪崩網絡」(Japan Avalanche Network),雖每日更新資訊,也提供英文介面,但部分資訊仍以日文顯示,在外國遊客中的普及度,恐怕還需提升。

另一方面,日本警方、滑雪場管理員也抱怨,外國滑雪客往往不遵循告示,擅自闖入標有「禁止入內」的區域,或是未按照規定繳交「登山計劃」,顯示遊客安全意識不足,日本政府可能也應加強相關違規的取締與罰則。

「山嶽滑雪的責任必須自行承擔,」一位長野縣政府山地和高原旅遊部門代表,接受《朝日新聞》訪問時指出,這遠遠不只是個人責任,「但在日本,民衆必須提交登山計劃。一旦有人受困山中,需要出動警察與救難隊營救。」

爲此,長野縣政府和長野縣山地防災協會在1月底的雪崩災難後,製作了英文版安全指南影片,標題爲「在山嶽滑雪保持安全」(Staying Safe in the Backcountry),聘請專業的滑雪導遊解說,警告遊客不要偏離官方規範的滑雪路線,也不可擅闖限制區,若不熟悉當地環境,務必請合格的嚮導陪同。

與影片搭配的文章,也解說如何申請登山計劃,以及需要注意的雪崩跡象等資訊。長野警方未來計劃在社羣平臺X上,及時提供冬季登山資訊,另外,也將開設20個登山諮詢中心,希望儘量降低事故發生機率。

雖說外國旅客涌入,可以爲日本滑雪場帶來更多錢潮,有望重回過往榮景。不過,相對應的安全規範也應配合國際文化調整,與時俱進。

(本文出自2024.01.27《遠見》網站,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