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在熠熠生輝的山西傳統銀飾,見證“晉工”傳承

山西銀飾文化,經歷了漫長的時光浸染。時光流逝,如今,製作銀飾的技藝漸趨沉寂,但仍有部分手藝人以一顆匠心,堅守並傳承着“晉工”銀飾的製作技藝。

如銀美飾 美意延年——山西傳統銀飾展

牧童騎牛銀鎏金吊打

銀飾,反映着一個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和多姿多彩的民俗風情。山西銀飾,是中國傳統銀飾中的一朵奇葩,明清至民國時期尤爲盛行。它獨特的製作工藝和審美價值,是山西民風民俗的直接映射。

山西傳統銀飾

世界銀產量主要集中在秘魯、墨西哥、中國、澳大利亞、智利、加拿大、波蘭和美國等8個國家。中國是世界第三大產銀國,在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探明有銀礦儲量,主要產地集中在江西、雲南、廣東等地。山西主要銀礦分佈在大同靈丘、忻州繁峙等地。

據主辦方介紹,山西銀飾的興起與明清時晉商的崛起密不可分,其時山西商人積聚了大量財富,由此帶來了民風之變,銀飾的製作逐漸遍佈城鄉,並形成明顯區別於京、閩、徽、蘇、贛、廣、藏等地的“晉工”。山西銀飾製作大氣厚實且講究細節,無論大器小件,變化多端,遠視近觀,均具美感。在工藝上,“晉工”銀飾喜用高浮雕、深剔地,善以燒藍、點翠等強化裝飾效果。在圖案上,花鳥、人物、動物、文字、戲曲故事等無不俱備,尤其人物開臉,寥寥數刀,眉目皆動,獨具特色。

燒藍多寶釵 民國

點翠亭臺紋銀頭飾 清代

有人說中國漢字中的“美”字,其實就是一個戴着頭飾的人。從生理上講,頭部是人體中最重要部位,是視線焦距的中心。世界上,幾乎所有民族都有佩戴頭飾的歷史,而且都以不同的形式流傳至今。在我國,頭飾幾乎貫穿了整個歷史,映射着時代的變遷。

銀鎏金點翠蝶形簪

燒藍銀頭飾

嵌螺鈿梳妝盒 民國

花卉紋如意頭銀釵

鳳鳥形銀帽飾

銀鎏金點翠花卉紋頭飾

銀鎏金盤長紋頭簪

最後一個單元展示山西銀飾製作和裝飾工藝,能工巧匠將銀飾裝點得五彩斑斕、華麗無比。其中,鎏金、燒藍、點翠等工藝尤爲出色。展示中穿插了許多珍貴的老照片,觀衆可直觀感受當時民間佩銀、制銀之風,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山西當時的民風民俗和經濟發展。時至今日,銀飾並沒有退出人們的生活,隨着古代傳統技藝和現代技術的融合,其獨特的魅力依然吸引着世人的目光。

戴銀鎖的兒童

一張姓人家在民國九年(1920)全家福

燒藍魚形銀耳飾

嵌珍珠手鐲

花蝶紋銀指甲套

“延年益壽”錢紋手鐲

串葫蘆銀五使

雜寶紋鈴鐺手鍊

石榴形銀掛飾

燒藍獅紋戒指

寶瓶形銀針筒

花卉紋包銀藤手鐲

銀鎏金“千金如意”

百家鎖獅子滾繡球紋如意頭銀鏈鎖

燒藍雜寶福壽紋鼎式銀鏈鎖

戲曲人物紋宮鎖

五福捧壽 金玉滿堂銀鎏金片飾

燒藍蝶形銀頭飾

金玉滿堂花卉紋銀花錢

展期:2021年1月26日—4月20日

地點:山西青銅博物館二層臨展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