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無可忍!中國發出“逐客令”,消息剛公開,普京公然喊話來辦廠
據央視新聞報道,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就歐盟公佈對華電動汽車反補貼調查終裁結果答記者問。中方發言人表示:我們注意到歐方發佈的公告。中方多次指出,歐盟對華電動汽車反補貼調查存在諸多不合理、不合規之處,是以“公平競爭”爲名行“不公平競爭”之實的保護主義做法。中方對裁決結果不認同、不接受,已就此在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下提出訴訟。中方將繼續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堅決維護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
早在今年10月底,反補貼調查結果出來了,決定對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徵收爲期五年的最終反補貼稅。這一舉措不僅引發了中國的強烈反響,在歐盟內部也引發廣泛爭議,其影響之廣,備受關注。德國率先表示反對,德國總理朔爾茨公開表示,在歐盟27個成員國中,至少有17個對加徵關稅持懷疑態度。法國總統馬克龍表示,希望通過協商找到更爲平衡的解決方案,以避免貿易保護主義對歐洲整體經濟造成不利影響。
目前中國的電動車技術和生產效率大大領先於歐洲的汽車廠商,中國性價比高的電動車近年來在歐洲非常暢銷,2023年佔據了歐盟電動車市場的19.5%,2024年估計將達到25%。歐盟目前缺乏有競爭力的電動車生產環境和電池的關鍵材料。在電動車成爲歐洲能源轉型重要抓手的背景下,歐盟本應與中國協商,取得合作共贏的結果。單方面的高關稅,充其量只能給歐盟本土企業一個短期喘息的機會,並不能改變歐盟國家增加電動車進口的趨勢。
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高額反補貼稅,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會給中國企業在歐經營及赴歐投資帶來極大風險和不確定性,損害中國車企在歐經營和赴歐投資的信心,但同時這也是一個讓中國新能源車企從產品出海到企業出海的機會。在這一點上,特斯拉恰恰是一個值得學習的典型案例,作爲電動汽車領域的先驅,特斯拉已經在全球市場建立了強大的品牌影響力,許多消費者購買特斯拉不僅是因爲它的技術,更是對國際知名品牌的追求與認可。
自從俄烏衝突爆發以來,西方對俄製裁,導致雷諾、豐田、寶馬等洋品牌紛紛撤出俄羅斯市場。這不,中國車企可樂壞了,趕緊抓住機會,大舉進軍俄羅斯。來看看數據:2024年前8個月,中國向俄羅斯出口了超過60萬輛汽車,預計全年出口量將超過2023年的73萬輛。這增長速度,簡直是坐火箭啊!更離譜的是,中國品牌在俄羅斯市場的佔有率從2021年的17%一路飆升到2023年的49%。
面對俄羅斯市場,中國車企步伐堅定。俄羅斯Overclockers網報道稱,中國汽車製造商積極開拓俄羅斯市場,計劃今年內推出百款車型,奇瑞汽車、東風汽車等積極改進產品。據路透社報道,長城汽車計劃從2025年開始,將其在俄羅斯的裝配線產能擴大至20萬輛,以提升市場份額。據俄羅斯ABNews網站報道,俄羅斯一家行業分析機構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9月,在最受俄羅斯人歡迎的十大汽車品牌中,有多箇中國品牌,包括哈弗、奇瑞、吉利、長安、歐萌達、星途和捷途。
中國汽車大量涌入俄羅斯,尤其是中國電車越來越多,導致俄羅斯在汽車維修領域出現缺口。這從俄羅斯人抱怨中國汽車“配件緊缺”,也能窺得一斑。到目前爲止,俄羅斯車市依然未能恢復到衝突前的水準,這對所有掙扎在國內市場中的中國車企來說都是機會。根據Autostat此前的預測,今年將有多達30-45款中國汽車在俄羅斯上市,預計銷量將高達125萬臺。該機構聲稱,更樂觀情況下中國汽車銷量或達140萬臺。
相比於動輒就要花費100多萬元人民幣的歐洲進口車,中國同類車款在俄羅斯的售價只有一半都不到,而這些中國車得益於科技賦能,如同一艘“太空船”讓人驚豔,在一些車主心中甚至能夠擊敗設計保守落伍的勞斯萊斯。中國近年來汽車出口大幅增長,主要得益於俄羅斯市場的貢獻。”中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俄羅斯汽車市場競爭格局的劇烈波動和變化,爲中國車企提供了充足的銷售機會和巨大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