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超越人腦,就在2046?

不意外地,學界對於「奇點」的看法分歧很大。甚至有專家認爲「奇點」根本不會降臨。不過2013年人工智慧思想家Nick Bostrom做了一個調查,問了數百位人工智慧的專家,請他們預測人工智慧與人腦平起平坐的「強人工智慧」(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 AGI)什麼時候會實現?調查結果位於中位數的專家認爲有50%的機會在2040年實現,同時有超過一半的專家認爲有90%的機率在有生之年可以見到強人工智慧的實現。Bostrom更進一步詢問這些專家,什麼時後可以看到超過人腦智慧的「超人工智慧」(Artificial Superintelligence, ASI)出現,位於中位數的專家認爲從強人工智慧到超人工智慧可能要花20年左右。也就是說,2040年將有一半機率實現強人工智慧,而2060年很可能就會出現超人工智慧。

另外,作家James Barrat在Ben Goertzel人工智慧年會也做了調查,有42%的與會者認爲2030年強人工智慧會出現,25%認爲在2050年,2100年以後有30%,只有2%認爲永遠不會出現。

而被《華爾街日報》、《富比士》《Inc.》等雜誌譽爲天才,也被比爾蓋茨稱爲「我認識的對人工智慧預測最厲害的人」的Ray Kurzweil,則相信2029年強人工智慧將實現,而過完2045年奇點將會成真。而且Kurzweil的奇點時代,並不只是超人工智慧的實現,還包括生物技術及奈米技術的突破,當前人類所面臨的能源、糧食、疾病等所有問題,到時都將獲得解決,甚至包括可以在血液中安置的奈米機器人,用以維持身體運作的健康。Kurzweil的論點比科幻片更玄,但還是有很多人真的相信他。

Google與美國太空總署NASA不僅相信Kurzweil,更大力支持,出資成立「奇點大學」(Singularity University)──一所旨在解決「人類面臨的重大挑戰」,致力於培養未來科學家的學校。其研究領域,除了人工智慧,還包括合成生物學、奈米技術等。

這些走在人類科技最前端的精英,已經在爲未來30年甚至50年的發展做準備,而美國將這門科學稱之爲「未來學」,它是一門研究未來的科學,並不像占星術一樣的虛無縹緲,而是一門十分高深的學問,以人類發展的歷史文化爲基礎,再結合最新的科技知識,對正在進行的事件做出合理的推斷,原理上與預測經濟成長率一樣,但技術上更加複雜。

鑑往知來,19世紀蒸汽動力時代,各國佈滿高聳的煙囪,冒着濃煙的火車,以電報爲代表的電子技術剛剛成形,當時科學家就預測的未來是「電馬」拖着馬車在街上跑,而天上飛的是會冒煙的蒸汽飛機,而最後出現的是更方便、更節能、更快速的汽車與飛機。當時科學家的預期不僅成真,而且出現的結果遠比預期的更好。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許多先進國家都已經將未來學視爲政策參考的重要依據。不可諱言,只要能約略看到未來30年社會發展的輪廓,都有助於政策的擬定,讓國家立於不敗之地。然而,目前臺灣對於「未來」的探討十分稀少,不僅政府、企業及民衆缺乏這方面的訊息,國內智庫及專家也幾乎沒有人在討論。有識者應率先來推動,使之蔚爲風潮。

(作者爲臺灣經濟研究院院長、臺灣大學經濟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