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生殖擴大補助誕生1萬名新生兒 男女「知識差」恐成求子障礙

生殖醫學會理事長陳美州(左起)、國民健康署副署長魏璽倫、中華民國生育醫學會理事長黃貞瑜共同提醒,備孕夫妻應避免雙方的生殖知識差,以及求子路途中的時間差與溫度差,才能降低求子失敗風險。(王家瑜攝)

人工生殖擴大補助自2021年7月上路將滿2年,迄今已有近7萬件次申請、撥款率達9成,共誕生1萬餘名新生兒。但醫師指出,由於兩性對於生殖存在「知識差」,以及求子路途中的「時間差」和「溫度差」,都是導致生育受阻的元兇。

美美(化名)和先生婚後有生育規畫,肚子卻遲遲沒有動靜,讓她有點緊張,但先生安慰她「你還年輕、不着急」,轉眼美美已經38歲了,夫妻倆這才下定決心求診,卻多次植入胚胎失敗,在反覆的期望和失望之下,讓美美焦慮難眠,儘管先生體貼地說「兩個人也很好」,美美心裡卻有些不是滋味:如果早一點求診,是不是就有機會生育了?

臺灣生殖醫學會與中華民國生育醫學會透過OpView大數據平臺統計,從一年高達3萬4000筆生殖醫學/不孕症的網路討論聲量中,高達4分之1都與老公有關,其中有近6成是抱怨老公的「不同步」,包含檢查不主動、療程不積極,以及想提前結束療程等,都是不利於求子的障礙。

生殖醫學會理事長陳美州表示,夫妻在求子過程中容易出現知識差、時間差和溫度差;有研究指出,女性傾向積極尋求備孕或醫學資訊、比較各種治療方式,男性通常是被動接受,或投入治療後態度不積極,其消極表現常引發女性的不滿情緒。

中華民國生育醫學會理事長黃貞瑜指出,備孕夫妻常見錯誤生殖知識像是「自以爲年輕還能生」,但無論男女,30歲生殖能力開始急速下降,而臺灣初婚男女平均年齡已達32.3歲和30.4歲,提醒有備孕計劃的夫妻不宜拖延,30歲起就要透過科學檢查瞭解自身生殖力。

黃貞瑜提醒,現代人生活型態加上保養有術,皮膚老化可能不明顯,40多歲女性仍有年輕的外貌,但可別忘記自己的卵巢已經逐漸老化,務必及早面對;提醒備孕夫妻即時接受精卵檢查、不孕治療過程應充分溝通、面對療程有信心,有助於順利迎接新生命。

國民健康署副署長魏璽倫表示,人工生殖擴大補助上路以來,申請人數持續上升,迄今已有近7萬件申請、撥款率高達9成;目前共誕生1萬0285名寶寶,單胞胎率達88%,兼顧母嬰健康,單一植入與雙胚胎植入的比例更高達94%,僅次於紐西蘭及澳洲,且與過往人工生殖常見早產狀況相比,足月出生比例達75%、出生體重超過2500公克的嬰兒比例也達76%。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標準,正常性生活無避孕超過1年,但未能懷孕,即符合不孕症標準。人工生殖擴大補助自2021年7月1日上路,取消排富限制,更友善不孕症治療的夫妻,以妻子年齡未滿40歲者爲例,生育單一胎次嬰兒過程中最多可補助6次,備孕夫妻如有需求,可與醫師討論合適的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