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網絡多一些書香(人民論壇)

(原標題:讓網絡多一些書香(人民論壇))

當文學與網絡相遇,會激盪出怎樣的浪花?

前不久,一份網絡平臺的讀書生態數據報告顯示,《我與地壇》正在成爲最受歡迎的名著經典,史鐵生成爲年輕人追捧的“網紅作家”。在一次直播中僅28分鐘的推薦,便讓《我與地壇》賣出了25.2萬本。

藉助網絡直播,經典文學作品火爆出圈不在少數。許多文學名家走進直播間分享交流,也讓讀書成爲一種令人矚目的生活方式。今年世界讀書日之際,人民文學出版社舉辦的“2024《當代》文學頒獎盛典”,直播觀看量超500萬人次;“我的人生之書”讀書嘉年華大型直播活動,吸引了全網超1000萬人次觀看。

網絡的互動性,讓作者和讀者“雙向奔赴”,實現文學出版破圈傳播,激發全民閱讀的乘數效應。這啓迪我們,建設書香社會,網絡是不容忽視的重要一環;提高全民閱讀的質量水平,網絡日益成爲重要途徑。

讓讀書學習真正走進日常、變成習慣,網絡空間大有可爲。或在社交平臺上分享讀書體會,或在“知識帶貨”直播中下單購書,或在上下班路上看電子書、聽音頻課,互聯網無遠弗屆,打破了傳播界限、降低了讀書成本,爲隨時隨地的閱讀提供了便利。2023年,我國成年國民數字化閱讀方式的接觸率爲80.3%。多樣化的閱讀媒介豐富了閱讀打開方式,數字閱讀日益成爲人們獲取知識、信息的重要方式,塑造新的閱讀習慣,也有力促進了全民閱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網絡空間是億萬民衆共同的精神家園。”閱讀是最基本的文化建設,是人民最基本的文化權益。讓網絡多一些書香,這是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題中之義。2023年,我國網民規模已經達到10.92億人,數字閱讀用戶規模5.7億,佔比首次超過50%。越來越多的受衆閱讀在網上、在屏端,多樣化、高品質的數字閱讀需求激增,數字閱讀與傳統出版之間的融合趨勢越來越強。推進書香社會建設,尤需適應新趨勢新變化,找準工作的着力點和落腳點,讀者在哪裡,受衆在哪裡,閱讀服務就要延伸到哪裡。網絡上的書香更濃一些、優質資源更富集一些,距離全民閱讀的目標就更近一些。多一些書香,我們才能汲取更多智慧和成長營養。

“陪讀者讀書,是一件浪漫的事”,這是茅盾文學獎得主、作家麥家的感言。前不久,第八屆大衆喜愛的閱讀新媒體號推薦結果發佈,“麥家陪你讀書”“爲你讀詩”等一批優質賬號入選。加大優質內容供給,才能涵育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良好風尚。把握網絡時代的新特徵,用好互聯網技術的便利,不斷拓展閱讀的深度廣度,定能讓全社會處處充盈書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