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蛋、缺藥、缺電、缺錢…臺灣2023代表字 什麼都「缺」

二○二三代表字出爐,「缺」字獲選年度代表字,第二名是「蛋」字,加起來剛好是「缺蛋」。圖爲今年初臺灣缺蛋情形。本報資料照片

從疫前的缺水缺電、大疫時的缺口罩缺疫苗,到疫後的缺藥缺蛋,「缺」字已成爲臺灣人日常生活不缺席的關鍵字。臺灣二○二三代表字大選昨公佈票選結果,「缺」字以八五六五票拿到第一高票,獲選爲今年的年度代表字。第二名是拿到六四三三票的「蛋」字,前兩名加起來剛好是「缺蛋」,精準呼應今年從民衆日常一路延燒到政治的蛋荒議題。

第三名則是「詐」字,拿到四六六二票。第四到第十名依序爲困、蕩、亂、轉、茫、變、盼。

年度代表字票選由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與聯合報合辦,邀來各界名人專家與達人推薦五十八個年度代表字,從十一月十日至十二月五日,累積六萬五○四三張選票。昨天邀亞運男子兩百公尺銅牌得主、有「臺灣最速男」封號的楊俊瀚揮毫揭曉結果。

「缺」字的推薦人是桃園市長張善政,推薦理由是房價攀升、有感通膨,讓人民荷包縮水;農業機關失職,長期缺蛋、蛋價高漲,還險釀食安危機;企業界憂心電力匱乏,影響投資信心;工安意外頻出、屏東工廠大火,更讓民衆缺乏安全感。

「蛋」字的推薦人是監察院前院長王建煊。但他推薦的理由並非蛋荒、蛋價,而是政治混蛋太多,臺灣完蛋;年輕糊塗蛋影響選票,政治完蛋;貪污處處,清廉政治完蛋;少子化,大家不下蛋;大學生品質低劣,臺灣未來完蛋。

中國信託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馮寄臺推薦的是拿到第四名的「困」字,但他同意「缺」更能代表二○二三年。他幽默表示,若票選延後到大巨蛋開幕,「蛋」字可能會打敗「缺」字,成爲今年的代表字。因爲在大巨蛋舉行的第一場比賽,中華隊就打敗南韓,「蛋」字從「缺蛋」的負面意義翻轉爲正面價值,對「蛋」持不同觀點的讀者都會投「蛋」。

聯合報總編輯範凌嘉表示,今年選出「缺」字,證明讀者「很接地氣」,精準總結二○二三年。疫情前工商界憂心「五缺」問題,包括缺水、缺電、缺工、缺地、缺人才,但進入疫情時期,卻發現臺灣不只「五缺」,還缺口罩、缺疫苗、缺快篩;今年好不容易等到疫後復甦,市場卻開始缺蛋,農曆年後又出現缺藥。

範凌嘉表示,爲了解決蛋荒,政府進口雞蛋,卻製造更多問題,滯銷、過期的雞蛋成爲燙手山芋。今年代表字第二名就是「蛋」,可見雞蛋是大家心中的痛;而物價上漲,讓人感覺「缺錢」,房貸負擔率、房貸所得比雙創新高,許多人「缺房」,年輕人缺錢、缺房,更不敢生小孩,造成嚴重的國安問題。

「在年底揭曉『缺』這個字,代表臺灣人有足夠的信心去面對新的一年。」楊俊瀚認爲,選出「缺」代表大家知道缺了什麼,如今要做的就是想辦法解決困境,「努力轉變人生、讓社會愈來愈好。」範凌嘉說,一個月後就是選舉,參選人都缺票,希望能聽到民衆心聲,提出解決之道,「千萬不要抱殘守缺、因循守舊;希望明年不要再少一缺二,人人豐衣足食,迎來完美無缺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