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網羨慕的10後女兒,纔是春節檔最大贏家

這一代年輕人選擇把自己當女兒重新養一遍,這裡的再養育不等同於自我放縱,而是回溯童年創傷的同時,重新給自己一個恰當迴應。

更欣喜的是,小時候那批被打壓教育的小孩成爲爸媽了,他們決定不再讓暴力代際延續。就讓打壓教育的痛苦,在我們這一代結束吧。

傷痛,至這一代結束

這一代父母養孩子的方式,好像真的不一樣了。

不久前,一段名爲“小時候那批被打壓式教育的人當爸媽了”的視頻,被瘋狂點贊轉發。

片中幾個情緒穩定、精神健康的家長,戳中了衆多東亞小孩的淚點。

因爲那些場景無比熟悉,而那些話語,卻少有人聽過。

比如,女孩初中的第一次期中考試,成績不理想。

可當她忐忑回到家,得到的不是訓斥,而是媽媽端出的一碟碟她愛吃的甜品。

圖源:抖音@三個孩子的鑫媽

媽媽問她開不開心,她紅着眼睛說“開心”,忍不住雙手擦着眼淚。

圖源:抖音@三個孩子的鑫媽

評論區都在說:這一代家長,很多都是在治癒自己的童年。

確實是這樣。

還有一個兩歲的小女孩,走路都還不太穩,就要貼心地幫媽媽裝飯盒。

圖源:抖音@小方格媽媽

一不小心飯盒摔了,飯菜撒了一地。

媽媽過來看到,沒有怒火,沒有暴躁,只是把害怕又委屈的女兒摟在懷裡問着:

“你是不小心的是嗎?那你下次小心點好不好。”

圖源:豆瓣

看到這個畫面,想必很多幼時因打翻飯碗被父母責備過的人,都以爲在看童話。

視頻中還有一個無條件支持女兒的激動的爸爸。

他一遍遍對女兒說“你一定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你自己很重要,自己喜歡很重要,你永遠要把自己放在第一位。”

圖源:抖音@凌(結果導向版)

在他眼中,只要是女兒自己喜歡的,以後就算去做服務員,一個月只能賺兩三千塊,他也全力支持。

所以,哪怕女兒現在成績沒那麼優秀,他也只告訴她一件事:

一定做自己喜歡的事,開心最重要,你的人生纔剛剛開始。

圖源:抖音@凌(結果導向版)

有網友說,這個爸爸給人一種“流浪貓看家貓的感覺”。

可能正是因爲自己曾吃過苦,所以才堅定要給女兒無條件的愛和支持。

前幾天,還看到一個小男孩手滑打翻了媽媽辛苦準備了一下午的年夜飯。

圖源:抖音@YC暢

只是,這一大家子人着急忙慌趕來,看到滿地的飯菜,第一反應不是生氣,而是看看哪個菜還能搶救一下。

到最後,這一桌還沒動的年夜飯成了“敬天敬地老天爺先吃”的碎碎平安。

圖源:抖音@YC暢

還有那個獨自坐飛機,弄丟了ipad的5歲小女孩。

在她媽媽眼中,相比於丟失的ipad,她更心疼看不了動畫片、一個人度過了三個多小時的女兒。

心疼之餘,她還不忘誇女兒勇敢又冷靜。

圖源:小紅書

有路人表示這“童話”看得難受。

畢竟對很多人來說,弄丟了ipad是父母眼中的大罪,更別說會有什麼勇敢的誇獎,心疼的話語。

圖源:小紅書

在“鬆弛感父母”流行的時候,我們已看到新一代父母畫像的變化。

到了現在,我們還是會被這些新式的親子關係中無條件的愛和不苛責的包容打動。

傷痛,好像在這一代結束了。

從前,我們如何長大

對新式的父母,我們是陌生的。

相比之下,大多數人成長中留存的深刻印記,更多的是關於打壓式教育。

GQ之前採訪過華裔脫口秀演員樑嬌穎,她的身上,有很多東亞小孩共通的成長經驗。

從小,她就被媽媽打壓着長大。

在媽媽眼中,她是從來沒漂亮過的“小黑妞”“小丑妞”,厚嘴脣也像“豬拱嘴”。

圖源:微博@JiaoyingSummers

身體上天生的“缺點”,被媽媽放大。

她後天努力換來的優秀,也沒逃過媽媽的打壓。

樑嬌穎考第一名,從來不會得到肯定,因爲媽媽覺得她“是一塊好鐵,要讓她成鋼,必須不停地擠壓,把那些雜質過濾掉”,不打壓不行。

即便媽媽知道女兒恨過她,也堅持如此。

她總對女兒說那句很多父母說過的“爲你好”的話:總有一天你會明白的。

圖源:GQ報道

這殘酷又令人窒息的愛,似乎是你我身邊衆多父母表達愛的模板。

我們來自不同的家庭,卻感受過同一種且痛且濃烈又擺脫不得的親情。

她姐看到過一個在飯桌上打翻了西瓜汁的小男孩。

紅色西瓜汁灑了一桌的瞬間,小男孩先是擡頭看看爸爸,爸爸忙着拿紙巾,沒有怪他。

他又擡頭看看媽媽,媽媽說“沒事”。

那一刻,小男孩擦了擦眼睛對媽媽說,他好想哭。

圖源:抖音@安慕希在長大

而媽媽知道,飯桌上的說教有多窒息。

她現在能做的,就是不讓自己的孩子嘗眼淚拌飯的滋味。

圖源:抖音@安慕希在長大

眼淚拌飯,估計是不少人的童年套餐。

因爲飯桌上總有父母突如其來的“關心”,問成績、談近況、立規矩......

一頓飯能笑着吃完,實屬不易。

就像前面說的,一個不小心摔破的碗、打翻的水壺,都可以是童年陰影——

“這麼一點小事都幹不好,你還能幹什麼?”

圖源:微博

還有那些廣爲人知的吃苦教育。

孩子還沒有苦難,也要經歷人爲製造的苦難,因爲“現在這點苦都吃不了,以後到了社會上怎麼辦”。

圖源:知乎

更常見的,還有考試分數不高就一無是處的“唯成績論”。

到了後來,就是收入不高就“書都白唸了”的“唯工資論”。

更別說,還有無處不在的針對女孩的規訓——

不可以太張揚,不可以不淑女,不可以不招人喜歡......

那一代的所謂教育,似乎是打壓、貶低、掃興的近義詞,以至於親緣延續着苦難,關係愛恨交纏,掙脫與和解是近似輪迴的親子必修功課。

而現在,無論是“鬆弛感父母”,還是“打壓式教育的人當爸媽”,都意味着斬斷輪迴的刀刃。

這苦,不必在下一代身上延續了。

重新養育自己

暴力從我結束

不可否定的是,很多朋友還在經歷來自上一輩的暴力,過年回家或許又是一場歷劫。

九九八十一難各有各的有口難言,比如被迫出席無數場“催婚催生居委會”,有的是“熟人社會出人頭地大擂臺”,還有“掃興家長聯歡會”“油膩酒桌文工團”“吃苦教育弟子規”“重男輕女女德經”......

我知道在有些落後地區依舊保留着女兒過年回孃家被驅趕的陋習。

圖源:新浪微博

刷到一個出圈視頻,原來還存在“女子回孃家跟丈夫住一間房克哥哥”的封建說法,父母輩還在維護這樣的所謂習俗,還在持續傷害自己的子女。

圖源:抖音

我們需要承認原生家庭創傷不是一個臆想出來的詞語,而是真實存在於文化基因裡的暴力。

德克薩斯大學傳播學教授安妮塔·萬傑厲斯蒂表示,相比朋友和戀人帶來的傷害,原生家庭創傷會感覺更痛。

原因有三,一是我們的文化信仰認爲家人會無條件支持我們,而對這種信仰的背叛足以擊潰人心智;

二是與家人的邊界往往更難確立,輕鬆的刺痛也可能變成持久傷人的利刃;

然後我們與家庭成員存在情感、金錢等方面相互依賴,這樣的依賴瞬間折斷的傷害,讓我們更加痛苦。

當我們成長爲大人,也許早已忘記了幼年的傷痛,但那些經歷悄悄地塑造了我們現在的性格特質。

小男孩因爲忘記帶黃帽而大哭

讓很多人看到小時候的自己

有的像超能力一樣的性格,其實有可能正是源自成長過程中的創傷體驗。

譬如情緒崩潰後突然抽離,可能從小被外界否定痛苦,於是習得了否定自我情緒的屏蔽機制;

還有敏銳的觀察力、聽力、高敏感體質,也許是幼年身體長期處於應激狀態養成的;

以及對痛苦情緒健忘、甚至失憶的技能,可能正是大腦自我保護機制在起作用......

圖源:抖音

心理學家榮格提出“內在小孩(inner child)”的概念,指的是早年兒時經驗存在於人們內心的一個心理實體,是一個人童年創傷的烙印集合,它發展出一些“讓自己活下來”的超能力,必要的時刻保護自己免受傷害。

這些超能力都在證明,你是一個堅強的勇敢的小孩,在拼命保護自己活下去。

然而創傷不會憑空消失,總有一刻我們會意識到那個“內在小孩”依然存在在我們體內。

有一段生日祝福的治癒視頻說得很好:

關於生日他們沒告訴你的是,每當長大一歲,你依舊擁有以前的歲數,此時的你是過去所有的你的「結合」。

譬如你剛滿28歲,但也仍然是27歲,26歲,23歲,19歲,11歲,7歲,1歲。

某天你可能會說一些愚蠢的話,這是體內19歲的自己;

有時候可能不相信自己,這是體內23歲的自己;

有時候會沒有來由地像個嬰兒一樣哭泣,這是體內1歲的自己...

我們成長的過程像洋蔥,新的一年包裹着舊的一年,而我們的生日是一場慶祝,慶祝我們經歷過這麼多年,並且迎接新的一年。

這其實是在說我們不用在成長的過程中拋棄過去的自己、否認不成熟的自己,甚至苛責自己,而是意識到生命過程是一個整體的存在,去接納更復雜的自我。

《身體從未忘記》一書中,心理治療師範德考克提出一個概念:“雙重意識系統”。

神經科學研究發現,我們的自我有兩種意識,它們負責兩種完全不同的工作:

一個意識系統負責講述給公衆聽的敘事,它直接清晰、有條理,像一本容易被大多數人理解的自傳;另一個意識系統是基於我們的生理感受發揮作用的,負責記錄我們的真實體驗,它更跳躍、更復雜,承擔更多細節,指向更本能的情緒。

《身體從未忘記》

很多創傷性的體驗、應激性的時刻、看似不理智的情緒瞬間,其實是身體本能的反應。要允許這樣的自我存在,如果一味去否認它,無異於在虐待小時候的自己。

我們這一代人正在學會療愈我們的童年傷痛,就像《走出原生家庭創傷》中寫的,被傷害不是自己的錯,然而復原自己的卻是自己一生的功課。

當然意識到傷痛、不再自我否認是第一步,另外一項非常重要的治癒方法是,將創傷的經歷和感受表達出來,即“創傷暴露(traumatic disclosure)”。

《走出原生家庭的創傷》

這種表達可以是安全空間內的講述,也可以是書寫的形式;內容可以關乎客觀事實,還有主觀的私人的情緒表達,相比之下,對情緒的表達更有助於我們從負面情緒中獲得治癒。

就像我們與“內在小孩”的故事還有下半段:要意識到現在我們長大了,曾經保護我們免受傷害的超能力,現在已經沒那麼大的幫助了,是時候學會關閉它。

圖源:網絡

現在的年輕人不想過度糾結於找父母討一個道歉,而是迫切想要走出原生家庭陰影。

除了和解,我們還有更加主動積極的自救方式,那就是去年不斷登上熱搜的“重新養育自己”。

大餐款待小時候的自己、不再情感打擊自己、選擇不被各種焦慮裹挾,把自己當女兒再養一遍,“我的女兒只要開開心心做自己想做的事,自由度過每一天就好,她值得”。

李湘看自己女兒的眼神

這裡的再養育不等同於自我放縱,而是回溯童年創傷的同時,重新給自己一個恰當迴應。

還有更加積極的自我重塑,那便是世代創傷可以在我們這一代這裡終止。

圖源:網絡

於是有了視頻裡的“當年打壓教育下的人當父母了”,他們更加強大,更加溫暖,正在學習非暴力溝通,共情自己當年的處境。

費孝通在《生育制度》一書中指出,孩子一定程度上承載了父母“再來一次”的重生願望。

既然如此,我們選擇不去虐待自己,讓我們的下一輩、讓我們的女兒在愛中長出血肉,長出自我。

這樣的未來更加充滿期待,既可以與兒時的自己重逢,也能夠踏上小時候自己不曾踏上的人生新徵程,明天的無限可能,我們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