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臺首座!新竹市眷村博物館今起閉館大改造 預計年底完工

新竹市眷村博物館今天啓動館舍空間改善整建工程,即日起閉館施工,預定年底完工。圖/竹市府提供

新竹市=@R眷村@=a href='/search/tagging/2/博物館' rel='博物館' data-rel='/2/105048' class='tag'>博物館是全臺首座眷村博物館,2002年開館以來每年吸引5至7萬人次參觀,爲完善館舍硬體空間設備,市府爭取中央補助790萬元加上市府自籌936萬元,共投入館舍空間改善整建工程,並將同步更新常設展,今起閉館施工,預定年底完工。

新竹市文化局主辦的眷村博物館空間改善整建工程去年11月決標,今天在眷村博物館外廣場舉行「新竹市眷村博物館空間改善整建工程」開工典禮,市長高虹安跟第一天上任的副市長邱臣遠與多名議員、里長都出席,期許眷村博物館未來提供更好體驗。

文化局代理局長李欣耀說,眷村博物館開館至今逾21年,館舍本體與空間已不符合使用需求。市府依博物館研究、展示、教育、典藏及公共服務等功能目標及館舍之發展定位,館舍整建工程將優化空間設施,並藉由常設展更新達到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

李欣耀也提到,眷村博物館是新竹市眷村常民文化與文物展現的基地。館藏來自民間,許多民衆親身投入口述記憶,傳承眷村文化,充份展現「用自己的記憶說眷村故事」的精神。這幾年博物館積極與學校合作,鼓勵學生參訪瞭解眷村精神與文化。

載熙國小老師邱鬱茹說,載熙國小前身爲空軍子弟小學,因此將眷村博物館列爲校定課程,校方安排3年級學生於上學期參訪眷村博物館,讓學生認識眷村由來,參訪後延伸課程結合眷村議題,如帶學生繪製「居家附近地圖」等活動,延續眷村歷史文化。

高虹安表示,雖然時代變遷下,眷村聚落不復存在,但透過博物館保存眷村文物,能讓老眷戶心靈有所寄託,眷村文化精神得以延續。並期許改善後的眷村博物館,專業機能更加完善,將成爲市民新的休閒好去處,營造竹市博物館新生活。

新竹市眷村博物館啓動館舍空間改善整建工程,今天舉行開工典禮。圖/竹市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