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債券業務評級規則將做調整;基金公司密集上新跨境ETF;2月CPI同比增長0.7%丨大資管一週情報

21世紀資管研究院 吳霜,實習生蔡怡楠 綜合整理

一、 監管和政策

1、202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主要任務:加力優化營商環境

國家發展改革委3月5日發佈《202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主要任務》,其中提出: 堅定不移深化改革,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着力擴大國內需求,進一步發揮消費基礎作用和投資關鍵作用。 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增強國內國際雙循環的動力和活力。 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 紮實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和新型城鎮化建設,加快優化區域經濟佈局。 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低碳發展,加快建設美麗中國。 加強重大經濟金融風險防控,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2、國務院辦公廳:進一步優化支付服務提升支付便利性

3月7日,國務院辦公廳發佈《關於進一步優化支付服務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見》。意見指出,進一步提升移動支付便利性。銀行、支付機構和清算機構要加強合作,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持續完善移動支付服務,優化業務流程,豐富產品功能,擴大受理範圍,充分考慮老年人、外籍來華人員等羣體需求,做好適老化、國際化等服務安排,提升移動支付各環節的友好度和便利性。做好外籍來華人員通訊服務,優化外籍來華人員境內手機號碼辦理流程,爲外籍來華人員提供良好的國際漫遊服務。推動重點旅遊景區、旅遊度假區、夜間文化和旅遊消費集聚區、特色商業街區、重點旅遊休閒街區、重要文娛場所等線上、線下場景更好便利消費支付。支持與“食、住、行、遊、購、娛、醫”等消費密切關聯的互聯網平臺企業,優化外籍來華人員線上、線下購買產品與服務的支付體驗。

3、券商債券業務評級規則將做調整,違約率扣分範圍從前20名擴至前30名

3月8日,中證協擬對《證券公司債券業務執業質量評價辦法》進行最新調整,目前正向行業徵求意見。本次調整突出了加分與扣分項的調整,尤其是增加風控實效指標的扣分層次和扣分力度,將原違約率排名前20扣分調整爲排名前30扣分,同時增加相關扣分力度。本次調整刪除了債券展期作爲風險處置的加分標的,並增加債券重大訴訟取得突出成果並對釐清中介機構責任邊界有示範效應的情形作爲風險處置指標的加分標的。綠色金融的導向在本次調整中比較突出,新規擬適度提升券商承銷綠色及低碳轉型債、科技創新債的加分分值,適當調降其他分項的加分分值。中證協表示,本次調整旨在進一步提升券商債券業務執業質量評價指標的客觀性與科學性。

4、深圳金融支持供應鏈“12條”發佈 促進數字金融與產業實體深度融合

3月5日晚間,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發佈《深圳市關於金融支持供應鏈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的通知。《實施意見》指出,要推動全市建立支持供應鏈發展的金融服務體系,不斷提高供應鏈上下游中小微企業的融資規模;強化基礎設施建設,促進數字金融與產業實體的深度融合,推動供應鏈金融服務場景化、生態化、線上化和數字化,提升金融精準支持產業鏈供應鏈能力,每年在供應鏈金融公共服務平臺新增應用場景不少於3個;因地制宜在各區打造供應鏈金融特色園區,形成要素聚集和有效流動;加強供應鏈金融標準體系建設,2029年前推出供應鏈金融標準3個以上。

5、央行金融市場司:提升金融市場穩健性和貨幣政策傳導效率

3月10日,中國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在中國人民銀行微信公衆號上發佈文章《加快建設中國特色現代金融市場體系 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其中提到,下一步,中國人民銀行將繼續深化金融市場改革開放發展,持續完善金融市場結構和產品體系,強化金融市場功能,加強金融市場宏觀審慎管理和金融基礎設施統籌監管,提升金融市場穩健性和貨幣政策傳導效率,推進金融市場更高水平雙向開放,加快建設具有高度適應性、競爭力、普惠性的現代金融市場體系,爲實體經濟發展提供更高質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務。

6、中小金融機構風險持續收斂,兼併重組等仍是化險主要方式

全國兩會期間,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化險再次成爲金融業關注的焦點。國務院總理李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標本兼治化解房地產、地方債務、中小金融機構等風險,維護經濟金融大局穩定”“穩妥推進一些地方的中小金融機構風險處置”。

二、行業和機構

人事變動:

-3月6日電,民生證券今日召開股東大會和董事會,顧偉獲任爲公司董事長。公開履歷信息顯示,顧偉爲75後,此前曾任無錫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局長、黨組書記、一級調研員。

-3月6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文,覈准金韜渤銀理財有限責任公司董事、總裁的任職資格。據悉,金韜曾任渤海銀行投資銀行部總經理、渤海銀行成都分行行長等職。另財聯社記者統計,開年來已經有三家理財子換帥,其中上銀理財、信銀理財更換董事長,渤銀理財更換總裁。

-3月6日,據貝萊德基金公告,繼前任總經理張弛離職後,原督察長、合規稽覈部負責人陳劍接棒代任僅8日便正式擔任總經理,同時代任督察長一職。

-3月6日,據萬聯證券資管最新公告,新任董事長李曄,新任合規總監、首席風險官劉常建均於3月5日正式上任。繼前任董事長黃偉離任後,李曄代任董事長已近半年,目前還兼任公司總經理一職。另外,前任合規總監、首席風險官林創堅因個人原因離任。

-3月4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官網發文稱,因涉及所在任職機構違法違規事項,不予覈准張蔓浙江樂清聯合村鎮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行長的任職資格。

-3月4日,新華保險在港交所發佈公告,公司董事會收到副總裁楊徵的辭職報告。楊徵因工作原因辭去公司副總裁職務,其辭職自2024年3月4日起生效。

- 3月7日,中海信託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海信託”)在其官微發佈公告稱,經第五屆董事會第三十三次會議、股東大會2023年第三次臨時會議審議通過,選舉卓新橋擔任公司董事長職務,湯全榮不再擔任公司董事、董事長職務。

目前多家銀行的個人信用貸款利率下限已步入“3%”區間。3月10日,目前多家銀行的個人信用貸款利率下限已步入“3%”區間,部分情況下還出現“2%”字頭的利率,部分銀行給出額度最高達百萬元級別。受訪人士表示,市場利率中樞持續下移爲銀行下調消費貸利率打開了空間。而銀行信貸額度較爲充足,活動營銷對個人按揭貸款、對公貸款的促進作用有限,個人消費貸成爲重點營銷產品,價格競爭愈加激烈。專業人士提醒稱,投資者在參與消費貸款時需要謹慎選擇、理性借款,要量力而行,以避免不必要的財務風險,更不能借消費貸款用於投資。 (中國基金報)

多家試點銀行推出“跨境理財通”相關產品,利率最高達10%。3月7日,隨着近期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2.0版本啓動,多家“跨境理財通”試點參與銀行紛紛推出相關存款及理財產品優惠,其中部分定期存款產品的利率甚至高達10%。另外,還有銀行推出理財資金加息券、外幣兌換現金獎勵、基金認購費回贈等活動,吸引投資者開戶及購買跨境理財產品。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表示,高收益的產品和優惠活動能夠吸引更多的客戶前來投資,增加銀行客戶基礎;也可能促使資金更快地流入銀行,改善銀行資金狀況;可以增強銀行在市場上的競爭力,提高銀行市場份額。不過,銀行在推出這些產品時需要進行全面的分析和評估,有效管理相關風險,維護市場穩定和可持續盈利能力。 (證券日報)

多家民營銀行跟進下調存款利率,淨息差仍保持相對優勢。3月5日,近日,多家民營銀行相繼調整存款利率。引人關注的是,與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1年期至5年期定存利率普遍低於3%不同,不少民營銀行調整後的3年期、5年期定存利率仍高於3%。星圖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薛洪言表示,本輪民營銀行密集下調存款利率,應該是對年初由國有大行引領的新一輪存款“降息”的跟隨式反應。當前,全行業均面臨較大的淨息差收窄壓力,全國性銀行“降息”爲地方中小銀行“降息”打開了空間,中小銀行跟進“降息”是大概率事件。 (證券日報)

跨境ETF熱度高,基金公司密集上新。3月10日,納斯達克ETF、日經ETF等多隻跨境產品日前接連發布公告,提示投資者關注二級市場交易價格溢價風險。隨着跨境ETF持續火熱,基金公司也在快馬加鞭上報QDII新品。基金人士提示,境外市場具有波動性較高的特徵,再疊加外匯市場波動,因此包括跨境ETF在內的QDII產品往往波動幅度較大,投資者需要充分了解這一前提再進行投資。 (中證網)

重倉紅利、TMT的基金領跑,年內最高斬獲近30%收益。3月9日,開年短短几個月的時間,A股市場經歷“V型”反轉。結構性行情之下,主動權益基金表現也形成強烈反差。去年表現尚優的部分量化基金,因經歷了農曆春節前的小微盤股流動性危機,今年跌落至倒數位置。而重倉煤炭等紅利板塊或者集中持有人工智能等TMT板塊的基金,近一個月大漲近40%,不僅收復了春節前的業績失地,還取得了不錯的年內正收益。截至3月8日收盤,在全市場5141只權益基金(包括普通股票及混合型基金,僅統計主份額)中,表現最好的諾安積極回報基金已經斬獲29.85%的收益,包括鵬華弘鑫、大摩數字經濟、中航機遇領航、西藏東財數字經濟優選、宏利景氣領航兩年持有、萬家精選在內的6只基金年內收益也超過20個百分點,同時還有包括宏利成長、萬家宏觀擇時多策略在內的124只基金年內收益超過10%。共有1981只基金年內業績“飄紅”,取得正收益的基金在全市場佔比超過38%。 (中國基金報)

2月以來99%權益類基金取得正收益。3月9日,數據顯示,截至3月7日,2月以來有近99%的偏股型、普通股票型基金獲得了正收益。其中,有155只基金漲幅逾20%(不同份額合併計算),平均漲幅爲11%。這也意味着,如果投資者在1月低位買入權益類基金,大多能獲得正回報。部分投顧機構的統計數據顯示,在1月市場下跌時,許多基金投顧用戶低位揀籌,且在2月選擇了加碼。東方證券數據顯示,1月許多投資者情緒低迷時,其基金投顧用戶的淨申購額卻實現了逆勢增長,平均每週淨申購額超千萬元。 (上海證券報)

債基備受追捧,機構頻頻限購。3月8日,今年以來,債市持續走強,債券型基金的配置價值愈發凸顯,吸引資金快速涌入。不少基金公司開始主動控制規模“閉門謝客”。據統計,近一個月以來,共有322只債券型基金(份額分開計算)開啓限購模式。截至3月7日,目前仍處於限購狀態的純債型基金共計1525只。有分析人士認爲,當前長久期債券收益率快速下行,交易擁擠度較高,且長久期利率債基對資產收益率變動的彈性較大,對於大多數風險偏好較低的個人投資者而言需謹慎參與,短期債基的配置價值更值得關注。 (上海證券報)

知名基金經理四度出手,公募整體參與定增數量同比仍下滑。3月6日,定增市場公募參與度下降?今年以來,知名基金經理對定增項目的投資熱情不減。盛豐衍已出手參與4筆定增,包括三力士、尚品宅配、弘元綠能、金辰股份的定增,王園園、朱少醒、程洲、閆思倩等管理的產品也在不同項目中現身。然而,考慮整體數據,和去年同期相比,公募參與定增的數量和金額均顯著下降。業內人士分析認爲,這種下滑趨勢一方面由於新增上市的定增項目數量減少,限制了機構投資者的參與機會;另一方面,受行情影響,定增項目的盈利表現不理想,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市場對定增投資的熱情。 (證券時報)

中國人壽與新華保險聯合出資設立的500億元私募基金已完成產品備案,具備入市條件。3月4日電,從相關渠道獲悉,中國人壽與新華保險聯合出資設立的500億元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已經完成了產品備案,已經具備入市條件。知情人士告訴記者,該基金在產品備案前已收到部分實繳出資,已做好入市準備。“投資主要偏向市值大、流動性好的優質上市公司。”知情人士說,該基金投資節奏根據資本市場和投資標的情況把握。 (財聯社)

10餘家券商開年掀起回購潮,註銷式回購漸成氣候。3月6日,近期,券商回購股份接連潮起,相關公司以真金白銀彰顯各自發展信心。截至目前,年內已有10餘家券商披露回購方案及最新進展。較之以往不同,今年券商回購股份後進行註銷的現象有所增多。業內人士認爲,註銷註冊資本有助於增厚每股收益,切實提高公司股東的投資回報。記者注意到,2月底以來,包括東方財富、廣發證券、申萬宏源、國信證券在內的多家券商,均制定了“質量回報雙提升”行動方案,而“切實回報股東”“重視投資者回報”正是其中的關鍵詞。(證券時報)

首批中證A50ETF下週上市,險資大手筆配置。3月7日,摩根中證A50ETF、平安中證A50ETF先後發佈上市公告。3月12日,兩隻中證A50ETF將分別在上交所、深交所上市。根據公告,兩隻中證A50ETF的前十大持有人中有多家險資機構,包括太平洋人壽保險、國華人壽保險、中國人壽再保險以及平安人壽保險、平安財產保險、平安健康保險等,合計持有份額約爲7.38億份。同日,華寶基金、富國基金、嘉實基金旗下的中證A50ETF宣佈成立,募集期間淨認購金額分別爲15.48億元、15.29億元、14.30億元,募集有效認購總戶數分別爲12772戶、7642戶、12923戶。至此,首批10只中證A50ETF全部成立,基金規模合計爲165.26億元,有效認購戶數合計爲14.41萬戶。 (中證金牛座)

公募REITs總髮行規模超千億元,險資參與度有望持續提升。3月7日,截至3月6日,Wind資訊數據顯示,已公佈發行規模的33只公募REITs(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總髮行規模已超1000億元,達1074.26億元。同時,據記者梳理,在上述33只公募REITs中,險資獲配金額約爲147.9億元,佔發行規模的13.8%。目前,我國公募REITs市場正處在快速擴容期。3月1日,4只REITs新產品同步上報,而目前已經申報等待獲批的REITs總數已達18只。業內人士認爲,REITs的特性與險資契合度較高,隨着該市場持續擴容,險資的參與度還將進一步提升。 (證券日報)

三、市場和數據

國家統計局:2月CPI同比增長0.7%。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0.7%。其中,城市上漲0.8%,農村上漲0.5%;食品價格下降0.9%,非食品價格上漲1.1%;消費品價格下降0.1%,服務價格上漲1.9%。1-2月平均,全國居民消費價格與上年同期持平。2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環比上漲1.0%。其中,城市上漲1.1%,農村上漲0.9%;食品價格上漲3.3%,非食品價格上漲0.5%;消費品價格上漲1.1%,服務價格上漲1.0%。

中國人民銀行:1月債券市場發債超5.3萬億元。中國人民銀行近日發佈的數據顯示,1月份,債券市場共發行各類債券53094.1億元。其中,國債發行7500億元,地方政府債券發行3844.5億元,金融債券發行5984億元,公司信用類債券發行12705.9億元,信貸資產支持證券發行52.1億元,同業存單發行22854.6億元。1月份,銀行間債券市場現券成交33.5萬億元,日均成交15218.5億元,同比增加71.6%,環比增加13.3%。 截至2024年1月末,境外機構在中國債券市場的託管餘額爲3.92萬億元,佔中國債券市場託管餘額的比重爲2.5%。1月份,簽發票據的中小微企業10萬家,佔全部籤票企業的92.3%,中小微企業籤票發生額1.8萬億元,佔全部籤票發生額的67.0%。貼現的中小微企業9萬家,佔全部貼現企業96.2%,貼現發生額1.4萬億元,佔全部貼現發生額76.8%。

股票市場:節後第二週,市場繼續反彈,投資者情緒明顯回暖,日均成交額從前一週的9000億升至1.1萬億元。科創50指數(6.67%)大幅領漲,創業板指(3.74%)和中證500指數(3.49%)漲幅靠前,滬深300指數(1.38%)則相對落後。風格方面,各指數表現顯著分化。成長風格指數(5.47%)領先,週期(2.13%)和消費(0.96%)上漲,金融(-0.95%)和穩定(-1.21%)下跌。行業方面,30箇中信一級行業漲多跌少。計算機(8.14%)、電子(7.02%)、通信(5.53%)繼續強勢表現,家電(5.50%)和國防軍工(5.35%)漲幅亦居前;銀行(-2.33%)、交通運輸(-1.51%)、煤炭(-1.16%)、電力及公用事業(-0.94%)、石油石化(-0.76%)跌幅靠前。(蘇銀理財)

債券市場:上週資金面相對偏鬆,央行共進行11640億逆回購操作,有5320億逆回購到期,淨投放資金6320億。上週各期限資金價格多數下跌。3月1日與2月23日相比,銀行間DR利率:隔夜下行4BP,7天下行2BP,14天下行19BP,21天下行21BP,1個月下行17BP,3個月下行7BP;銀行間拆借利率:隔夜下行6BP,7天保持不變,14天上行13BP,21天上行16BP,1個月下行13BP,3個月上行10BP。(蘇銀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