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晶片中心在臺灣 外媒驚呆:當地原是墓仔埔

竹科已經成爲全球科技重鎮。(圖/本報資料照片)

臺灣新竹科學園區從創立時僅有13家廠商,到如今約有500家科技公司進駐,不但是臺灣最重要的高科技推手,更成爲全球晶片產業與世界經濟的中心。外媒驚訝發現,當地竟然原來是個「墓仔埔」(墓地),現在卻已變身爲全球科技重鎮。

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2020年12月在竹科成立40週年的慶祝活動上曾表示,沒有園區提供的土地與基礎設施,可能就不會有當前這麼多的科技公司。如今佔地1400公頃的竹科園區,除了聞名全球的臺積電,還有聯電、聯發科等晶片製造領域的知名企業,而這些公司只是園區內約 500家科技公司中的一小部分。

美國《財星》(Fortune)雜誌近日在報導中分析竹科成功蛻變的過程。在1980年代,臺灣政府希望建立一個專門從事科技產業製造與研發的園區。最初竹科是個人電腦生產中心,政府透過提供稅收與土地誘因等措施來吸引企業設廠。可是10年後,園區的用途卻轉變爲高階半導體生產場所。

除了土地,人員與技術培訓也是園區成功的關鍵。竹科靠近工研院等以產業爲中心的機構或國立清華大學等學術機構。

《晶片戰爭》作者米勒(Chris Miller)就表示,竹科一直是臺灣努力的中心,「首先是建立技術能力以擁有主要產業,其次是培訓該行業所需的勞動力,第三是孵化臺灣出現的大多數關鍵企業」。米勒直言,「這是一個非常有趣且成功的教育與培訓計劃組合,公司很容易建立起來,並找到合作伙伴與技術工人」。

臺灣在竹科的成功模式也引來其他國家政府試圖效法。昔日的晶片強國美國與日本都砸大錢爲國內半導體制造業提供補貼,像是在美國的亞利桑那州、俄亥俄州,以及日本的熊本縣。臺灣政府也試圖在全島複製竹科園區模式,像是臺積電選擇臺灣中部與南部地區作爲尖端晶片製造領域的最新投資,可是新竹依然是臺灣以及世界晶片產業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