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84國採二輪制 法國最具代表

法國總統選舉是採取多數決二輪投票制最具代表性的國家,圖爲法國總統馬克宏在2022年4月第二輪投票勝出,當選連任。(新華社)

國民黨籍立委翁曉玲近日提出《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修正案,提議將總統選舉改爲二輪制,引發各界爭議。實際上,採用二輪投票制的國家在全球並非少數,而二輪制的體系更有益走出兩黨制,形成多黨制的體系。

二輪投票制在海外早已行之有年,法國、巴西、阿根廷與智利等地都採用相同制度。其中,法國是二輪制中最具代表性的國家。以總統大選爲例,若候選人在第一輪50%以上得票率,便當選;若無人得票率過半,自第一輪前二高票者再行第二輪投票。

據國際民主及選舉協助研究所(IDEA)統計,全球有84國在元首選舉採用二輪制,僅有21國使用簡單多數決。二輪制主要優勢在於勝選者擁有較高比率的民意基礎,領先候選人在第二輪投票也需要爭取其他選民的支持,促使候選人推出更具包容性的政見。其次,選民在第一輪時可依照偏好投票,避免棄保效應,利於小黨生存與競爭。

投票體制是形塑政黨體系的關鍵因素,法國政治學者杜瓦傑(Maurice Duverger)提出的杜瓦傑法則也認同,相對多數決容易產生兩黨制,兩輪投票制則易於促成「多黨兩聯盟」的政黨體系。

然而,二輪選舉制並非百利而無一害。瑞典研究機構ACE選舉知識網絡(ACE Electoral Knowledge Network)指出,二輪制不僅讓選舉成本大幅提升,兩輪之間的政局變化,也導致了選舉結果的不確定性。同時,二輪制也增加了選民負擔,第二輪投票率有時會因此下降。

我國友邦瓜地馬拉於2023年6月和8月分別舉行第一和第二輪總統選舉。第一輪投票時,右派候選人託瑞斯(Sandra Torres)以5%差距領先中立偏左派的阿雷巴洛(Bernardo Arevalo)。隨後,一名法官以違規成員過多爲由,裁定阿雷巴洛所屬政黨停權,引發國內外譴責,當地居民甚至走上街頭抗議司法系統介入選舉。

最高法院之後推翻前項裁定,允許阿雷巴洛繼續參選,他在第二輪以60.9%的壓倒性差距勝過託瑞斯的39.1%,逆轉得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