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香港廣西社團總會會長文穎怡:擴大回鄉證在內地的使用場景,便捷港澳居民出行與消費

南方財經全媒體見習記者譚海燕 北京報道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要求和清晰明確的目標,提士氣、強信心、暖人心。我也非常高興聽到報告多次提及港澳,從中感受到了中央支持港澳經濟發展的堅定決心。”3月5日,聽畢政府工作報告,全國人大代表、香港廣西社團總會會長文穎怡格外激動。

作爲港區代表,文穎怡尤其關注與香港有關的議題。適逢《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公佈5週年,文穎怡向大會提交了《關於便利香港居民持回鄉證在內地出行的建議》《關於加快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醫院接軌國際標準的建議》等多份建議。

過去一年,5334萬人次港人北上,約2700萬人次內地旅客訪港,南來北往的人潮見證香港與內地的“雙向奔赴”。從“澳車北上”“港車北上”到“經珠港飛”,港珠澳大橋將三地聯通,規則銜接也不斷優化,一體化的大灣區正在加速建成。

在粵港澳三地融合發展進程中,文穎怡關注到,港人到內地出行仍存在不便。“港人北上消費逐漸升溫,香港居民在深圳享受到了各種出行便利,但一旦到內地其他省市,在使用交通、住宿登記、報失證件等民生公共服務方面,仍會因爲證件類型而遇到不便。”文穎怡因此建議,進一步擴大和優化回鄉證(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的使用範圍和體驗,提高香港居民融入內地發展的意願,更好促進香港與內地的人文交流。

進一步擴大港澳回鄉證的使用場景

南方財經:你關注到港人在內地日常生活便捷度上仍有優化的空間。在你看來,粵港澳三地在“軟連接”方面成效如何?還存在哪些不足?

文穎怡:自2019年國家移民管理局會同國務院僑辦等十六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推動出入境證件便利化應用的工作方案》以來,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在交通運輸、金融、通訊、教育、醫療、社保、工商、稅務、住宿等領域的便利化應用不斷增加。

在交通運輸方面,香港居民可以在中國鐵路12306手機應用程序使用回鄉證購買車票,不再需要實體排隊購票。在生活支付方面,目前香港版本的支付寶和微信也適用於內地支付,可以自動把港幣兌換成人民幣餘額。同時,越來越多互聯網企業對接出入境證件身份認證服務平臺,實現實時註冊並按規定開通更多互聯網應用功能,港澳居民的出行體驗大幅提升。

不過,目前除了港人經常去的深圳,我國大部分地區的高鐵自助檢票閘機未能識讀回鄉證,港澳居民必須要走人工通道檢票,在出行高峰期非常不方便。並且,大部分景點的網絡訂票服務、日常租用電瓶車、共享單車等操作都不支持使用回鄉證登記。所以我建議中央推動以上服務的供應商,包括高鐵的自助閘機,都把回鄉證納入識讀的證件類別。

另外,雖然目前港人在外省遺失回鄉證後可以到就近的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門報失和申領補領,但普遍需花費一週時間,對急需返回香港的居民來說非常不便,建議中央研究由各地出入境管理部門向遺失證件的港人批出一次性臨時出境證明和乘搭境內航班的高鐵的許可,讓他們先行返回香港後,再申請補領回鄉證。同時,設立支援熱線,爲在內地遺失證件的港人提供協助。

推動灣區醫院接軌國際標準

南方財經:你還關注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醫院接軌國際標準,隨着大灣區內部融合加快,三地在公共衛生風險協同防控機制有哪些可行舉措?

文穎怡:應急管理是保障公共安全福祉與經濟發展的基礎,隨着粵港澳大灣區城市一體化程度不斷提加,社會資源和生產要素更加聚集,粵港澳三地對公共衛生風險的協同防控機制也更加迫切和重要。

建議推動粵港澳三地建立預警通報制度,加強面對重大公共衛生風險時的監測和反饋速度。比如,針對疫情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構建動態監測網絡,同時協調大灣區不同法律制度框架下的公共衛生、自然災害事件的協同治理,爲大灣區各地區之間信息的及時通報和資源整合奠定基礎。

南方財經:大灣區具有“一國、兩制、三法域”特點,擁有龐大的法律服務市場,目前三地在法律體系銜接上有哪些有效探索?

文穎怡:《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香港要建設亞太區國際法律及爭議服務解決中心,這個定位爲香港帶來了龐大的發展機遇。2023年,香港國際仲裁中心接獲515宗新案件,其中344宗爲仲裁案件,是10年以來最高的數字,涉及數十億元的仲裁金額。目前特區政府與內地簽訂了9份司法互助協議,涵蓋兩地相互認可和執行民商事判決、相互協助仲裁保全、相互認可和協助破產程序等,爲跨境貿易及爭議解決提供了極大便利。

在法律人員流通方面,自2021年首次舉辦粵港澳大灣區執業律師考試以來,3年以來已經有超過350名港澳律師取得大灣區執業證照,可以在大灣區其他城市辦理部分民商事法律事務。在中央政府大力支持下,粵港澳大灣區律師執業考試的試點工作已獲准延長至2026年,參加考試的執業門檻也由5年降低至3年,相信能夠促進大灣區律師的專業交流和實務分享,爲大灣區各種民商事案件提供了強大的法律支撐。

事實上,香港律政司也積極推動粵港澳三地的法律執業者及學者,共同探討三地如何加強法律合作與制度銜接,既能探索新的合作機遇,也能夠助力灣區高水平對外開放,提升灣區的國際競爭力。

南方財經:粵港澳大灣區是全國民營經濟最活躍的地區之一,今年年初民營經濟促進法立法進程加快,在你看來,法治化的營商環境如何爲粵港澳大灣區民營經濟護航?對此你有何建議?

文穎怡:穩定、透明及可預期的法治化營商環境,能夠促使企業更加積極地進行投資經營,推動經濟的持續發展,爲粵港澳大灣區民營經濟護航。建議中央明確民營經濟的平等市場主體法律地位,完善《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民營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平等權和反壟斷內容的規定,保障民營企業的市場準入不會被限制,同時建立粵港澳大灣區民營企業的營商環境評價機制,提高民營企業在營商改革的參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