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ICT人才缺口持續擴大 2025年將達2000萬

本報記者 秦梟 北京報道

數字技術已經對社會生產生活方式產生了深遠影響,推動了經濟發展的質量、效率和動力的深刻變革,信息與通信技術(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以下簡稱“ICT”,)人才的重要性越發凸顯。目前,各行各業對ICT人才的需求急劇上升。

多位業內人士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數字技術的崛起,對ICT人才的專業技能和知識儲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市場上能夠滿足這些需求的ICT人才數量相對較少,並且高等教育和職業培訓體系在ICT人才培養方面存在一定的滯後性,所以導致了,當前面臨着區域性人才缺口和特定層級人才缺口兩大挑戰。

日前,安永(中國)企業諮詢有限公司與華爲共同調研撰寫的新版《中國ICT人才生態白皮書》指出,預計到2025年,全國ICT人才缺口將超過2000萬。與2018年華爲《中國ICT人才生態白皮書》中2020年人才缺口的預測數據(1246萬)相比,2025年的人才缺口將擴大近1倍,形勢嚴峻。

造成上述現象的主要原因是,隨着新興技術與傳統信息通信技術的融合,以及技術在各行業的廣泛應用,衆多新型工作崗位應運而生。這些崗位需要採用全新的思維模式和設計理念,着重考慮如何將人的優勢與機器、平臺和生態系統運作能力相結合。這對人才在信息通信技術領域的專業技能提出了更爲獨特和差異化的要求。

知名戰略定位專家、福建華策品牌定位諮詢創始人詹軍豪對記者表示,導致全國ICT人才缺口巨大的原因有多方面。首先,隨着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數字化轉型的推進,各行各業對ICT人才的需求持續增長。同時,新興數字化技術如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的崛起,對ICT人才的專業技能和知識儲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市場上能夠滿足這些需求的ICT人才數量相對較少,這導致了人才供需的失衡。ICT行業的快速變化和技術的不斷迭代也可能導致一些人才在技能和知識方面無法跟上時代的步伐,從而加劇了人才缺口的狀況。

其中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興數字化技術方面的人才尤其稀缺。與此同時,伴隨着ICT技術的快速發展,ICT技能的迭代速度遠遠超過傳統知識技能。5年內,就業羣體約有44%的技能要求會發生改變,新興技術人才缺口會快速擴大,“傳統”技術人才面臨迫切轉型。

隨着人工智能技術與各行各業的深度融合,其未來應用場景的構建將越發依賴於跨學科領域專家的知識與智慧。這些專家需運用抽象思維,結合具體場景,做出科學且高效的綜合性決策。爲實現這一目標,硬件層面需研發出類人腦神經形態的硬件;算法層面則必須突破海量稀疏信息檢索的瓶頸,並深化知識圖譜的研究。在認知智能訓練方面,必須攻克高頻知識檢索與跨領域綜合知識抽取的難題;計算層面也需解決高速數據通路,如隨機漫步、結構採樣等圖式計算問題。這些問題均突顯出對跨領域高層次人才的迫切需求。

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家的深入研究,涉及人腦學習機制、認知心理學、神經科學等多個領域,推動了人類神經元與硅基電路之間關係的日益緊密。鑑於當前我國在人工智能底層核心技術上仍需取得突破,急需大量的人工智能科學家擔任數字化領導者,引領關鍵科研方向的創新與突破。

雖然衆多傳統行業的企業正積極探索數字化轉型,然而由於傳統行業內人才在ICT技能方面的儲備不足,大部分企業難以僅憑自身力量實現數字化轉型的規劃與實施。因此,更多的企業選擇與ICT生態廠商及ICT專業人才展開合作,以獲得從頂層架構設計到技術落地應用的全面賦能和支持。

市場目前急需那些具備頂層架構能力、實施經驗以及行業理解的數字化轉型諮詢專家。許多企業在啓動數字化轉型計劃後,面臨無從下手的困境,急需這類專家提供端到端的頂層設計和路徑規劃。這些專家需基於對技術和商業本質的理解,設計企業架構、IT架構、數據架構、雲平臺解決方案等頂層框架。同時,他們還需熟悉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的發展趨勢,以及主流廠商的PaaS層服務產品和解決方案,以便爲客戶構思最合適的實施路徑。此外,頂層架構的設計需與業務戰略相匹配,這對數字化轉型諮詢專家在行業洞察、知識積累和經驗沉澱方面提出了要求。

此外,那些能夠協助企業有效利用數據、釋放價值的業務諮詢專家也極爲緊缺。企業數字化的核心目的在於實現明確的業績增量。在創造、識別、衡量數字化轉型期間及轉型後的業務價值方面,傳統企業的經驗不足,因此需要業務諮詢專家的賦能。這些專家在瞭解ICT技術及其發展趨勢的同時,還需具備業務專業技能,如業務需求分析、企業現狀診斷、業界實踐對標等。他們應結合行業認知,發現轉型的業務價值,從而找準突破口。針對特定行業,他們需具備深刻的洞察能力,能夠協助客戶快速形成基於數字化精益運營需求的場景化解決方案,如搭建業務指標體系、制定數據分析策略等。同時,基於數據分析需求,他們還需與交付團隊緊密合作,進一步優化數字化產品及服務。

(編輯:張靖超 校對:顏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