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藝劇老門神 沉浸式互動體驗

沉浸式曲藝劇《老門神》劇照。圖/本報北京傳真

北京顏料會館裡,大鼓曲韻悠揚,快板打得翻飛,觀衆笑聲不斷。沉浸式曲藝劇《南城記憶—老門神》日前上演,領觀衆穿越時空,感受北京南城老藝人的「藝」與「義」。

《南城記憶—老門神》,是北京曲藝團的首部沉浸式曲藝劇,通過「門神」的傳奇經歷以小見大,反映南城漫長的時代變遷,體現南城絢麗的特色文化。「門神」來源於貼在大門上的門神爺,實際指的是過去顏料會館的看門人。這部曲藝劇就選擇以「老門神」的角度切入,用老會館看門人帶出老藝人,再巧妙地講述老藝人們轉行的故事,製造出很多笑料。劇中8位角色展示了單絃、大鼓、相聲、快板等9種曲藝形式,其中不乏拉洋片、牛骨數來寶等隨着時代發展淡出人們視野的藝術形式。

劇中,觀衆穿越時空來到舊時的顏料會館,趁「老門神」不防備,幾位藝人「闖入」會館向觀衆賣藝,老弦師彈起弦子,大鼓書唱起來,觀衆也被招呼着看拉洋片。小觀衆最喜歡這樣熱鬧的場景,爭先恐後跑到拉洋片的木箱前,興奮地透過木箱上的小孔往裡瞧着。

《老門神》作爲一部沉浸式曲藝劇,充分運用了顏料會館空間佈局,會館主舞臺、樓梯,乃至觀衆席間的過道都是表演場地,也設計很多互動情節。

「我們一位演員會茶藝表演,用長嘴壺擺出各種各樣的姿勢上茶。」項目負責人郭迎歡介紹,劇中,這位演員就化身上茶的跑堂師傅,給觀衆斟上一盞茶。劇組還爲每位觀衆準備了一些「銅錢」做道具,可以打賞自己喜歡的演員,還原舊時代曲藝人和觀衆互動的情形。

「劇中包含的曲藝形式很多,表演也很密,上年歲的北京人一看就覺得很有回憶,我們也希望把這些曲藝形式展示給年輕人。」該劇編劇李涵說,外地的觀衆也能在這部劇中,感受北京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