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陽:北嶽廟內有驚喜,定窯白瓷見清新|訪古

文博時空 作者 翟德芳 我的冀中訪古之行的第三站是曲陽。曲陽有着悠久的歷史。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實行郡縣制,始皇元年(前 221)置曲陽縣。也就是說,曲陽設縣,至今已經有 2240 多年的歷史了!歷史如此悠久,當然不乏古蹟。我所熟知的,就有始建於隋代的修德寺、唐宋時期的定窯遺址、唐代的王處直墓等。我這次到訪曲陽,本來也是把重點放在修德寺和定窯遺址兩地,但偶然進入北嶽廟,卻給了我極大的驚喜,因此就有了本文的三處訪古之遇。

北嶽廟內有驚喜

大家都知道,北嶽是指位於山西渾源縣城南的恆山。歷代帝王多對恆山進行封禪,比如唐開元元年(713)封北嶽爲安天王,宋大中祥符四年(1012)加封爲安天王聖帝,元世祖忽必烈又將北嶽加封爲安天王真元聖帝。歷朝祀祭北嶽其實有兩處,一處在渾源境內的天峰嶺,一處就在河北曲陽的北嶽廟。如唐貞觀十五年,太宗李世民親自撰文,祀北嶽於曲陽。元統一後也祀北嶽於曲陽,並且修建了規模宏大的北嶽廟。

北嶽廟朝嶽門

曲陽的北嶽廟,漢代稱北嶽祠,唐代稱北嶽安天王廟,宋代稱北嶽安天元聖帝廟,元代稱北嶽安天大貞元聖帝廟,到明時就只簡稱爲北嶽廟。坐落在河北省曲陽縣城北嶽路 2 號的北嶽廟,始建於北魏景明、正始年間(500—512)。其規模,南北長 542 米,東西寬 321 米,總佔地面積達 173982 平方米。其建築格局呈坐北朝南的“田”字形,以中軸線爲主,兩廂對稱。

訪問北嶽廟,由南門進入,主體建築依次是登嶽橋、朝嶽門、御香亭、凌霄門、德寧之殿、望嶽亭等。德寧之殿爲廟內主體建築,建於元至元七年(1270),至正七年(1347)重建,爲中國現存最大的元代木結構建築。大殿坐北朝南,重檐九脊廡殿式結構,琉璃瓦脊,建在石砌的臺基之上,殿前有月臺,四周有石欄板望柱,柱頭裝飾 99 只石雕獅像。

北嶽廟德寧之殿

給我最大驚喜的,是北嶽廟內的碑碣和壁畫。北嶽廟內存有碑、碣、經幢 200 多通,碑刻內容多爲歷代重修北嶽廟的記載和祭祀北嶽之神的祭文,也有贊文和題詩,書體上真、草、隸、篆、行各體均有。碑刻中 《大唐定州北嶽恆山靈廟之碑》、 《大宋重修北嶽安天王廟之碑》、《蘇軾詩詞碑》、《大元封加北嶽手詔碑》等都很有名,我細看的唐定州刺史張嘉貞撰文並書丹的《大唐北嶽祠碑》、北宋韓琦撰文並書丹的《大宋重修北嶽廟之記》,字跡多尚清晰,可從中窺見唐宋書法成就之一斑。

唐張嘉貞撰文並書丹的《大唐北嶽祠碑》(局部)

宋韓琦撰文並書丹的《大宋重修北嶽廟之記》(局部)

德寧之殿內的壁畫最爲壯觀。殿內北山牆繪有巨幅彩色壁畫《北嶽恆山神出巡圖》。東、西兩壁有高 6.5 米、長 17.6 米的壁畫,傳爲唐代畫聖吳道子所畫,東壁畫爲《雲行雨施》,繪衆多天神興雲佈雨、普降甘霖場面;西壁畫爲《萬國咸寧》,繪衆天神興雲佈雨後得勝回宮情景。兩壁畫共有人物 73 人,衆多人物形象無一雷同。惜乎我來之時壁畫正在修復,好在有複製品在側,我拍照留存,聊勝於無吧!

傳爲吳道子所繪的德寧之殿壁畫,上爲東壁、下爲西壁

修德寺塔嘆孤單

修德寺塔位於曲陽縣城西南恆州鎮小南關村,在北嶽廟西南 200 米處。始建於隋仁壽元年(601),現存部分塔體爲宋天禧三年(1019)四月修建,此後金代、明代續有修繕。

塔爲平面八角形、上爲樓閣式、下爲花塔式的七層磚塔,通高 32 米。塔的方形臺基邊長 13.6 米,下部爲八角形塔座,挑出雙重蓮瓣以承託第一層塔身。首層塔身正面闢門,內有塔心室,上部砌三層小仰蓮,再上爲疊澀檐。二層塔身爲實心花束狀塔身,高 10.2 米,塔身上塑五層單檐方形小佛塔,每層 24 個。三至六層塔身爲四層樓閣式,於南面闢券門,其他各面做盲窗。該塔一層以三層蓮瓣出檐,以疊磚爲頂;二層塔身有雙層塔檐,下層爲 7 層雕磚蓮瓣,其上又做疊澀出檐、收分,做法獨特,由此可推斷二層塔檐以上爲宋代所建。

修德寺塔

這座塔堪稱“寶塔”,因爲其中出土了不少寶物。1953 年、1954 年分別在塔基下、宋代寺址下發掘出總數達 2200 餘軀的石造像,其中有紀年銘造像 247 軀。造像的年代自北魏神龜三年(520)至唐天寶九年(750),歷經北魏、東魏、北齊、隋、唐 5 代,而以東魏、北齊和隋代造像居多。

修德寺石造像的題材,開始時以釋迦和彌勒菩薩信仰爲主,後過渡到重視阿彌陀佛和菩薩信仰,反映了下層羣衆的信仰要求和佛教的世俗化。造型上,也經歷了由瘦削修長到方頤矮胖再到豐滿挺秀的變化過程。造像的面容是北魏時的慈祥嚴肅變爲唐代的平易親近。1994 年,修德寺塔發現塔基地宮,出土石函的函蓋上刻有銘文“維大隋仁壽元年十月十五日皇帝於定州恆陽縣恆嶽寺奉安舍利,敬造靈塔”,從而明確了該塔的始建時間。

修德寺塔二層細部

修德寺塔是花塔中的特例,保存較爲完整,是研究同時期寺塔建築的寶貴實例。該塔所屬的修德寺原名恆嶽寺,始建於隋文帝開皇年間(581-600),是隋朝第一批頒賜舍利的 30 個寺院之一,可見是隋代的重要奉佛之地。從各代都有修繕的歷史看,後來各代香火應該都很旺盛,惜乎民國年間寺院被日寇炸燬,只留存寶塔。我到達之時,這一歷史名塔孤零零地矗立在一片矮房之間,周圍是小塊菜地,真是令人唏噓!

定窯白瓷見清新

看定窯遺址本是我在曲陽的重要日程,但在北嶽廟佔去較多時間,便只好壓縮定窯遺址,而只是觀摩了定窯文化博物館,不過也收穫很大,可以完成這一節的訪古內容。

古代定窯址分佈圖

定窯名氣很大,尤其是在北方地區,我在金上京遺址博物館就看到不少的定窯瓷器。我在上大學時學過,定窯是中國北宋時期五大名窯(官窯、哥窯、汝窯、鈞窯、定窯)之一,以生產優質白瓷著稱於世,而今來到定窯的故鄉,自然想知道得更多一些。

定窯遺址位於今曲陽縣澗磁村、野北村及東、西燕川村一帶。宋代此地屬定州,故稱定窯。定瓷窯址規模最大、最集中的窯場在澗磁村北一帶,今天瓷片、窯具、爐渣、瓷土等堆積仍很多,據說最厚的堆積達15米。1951 年以來經過多次發掘,發現大量窯爐和作坊遺蹟,出土遺物甚豐。

北宋時期定窯窯爐

發現的定窯作坊遺蹟中,保存下來的設施有窯爐、磚和匣鉢壘砌的圍牆、石砌的水井、磚砌的水溝、土竈、加工瓷料的圓形碾槽、澄盛瓷泥和釉料的磚池及大缸等。窯爐均爲“饅頭窯”。窯基平面呈馬蹄形,由爐門、火膛、窯牀、煙室等部分組成,長度 4~8 米,寬度 1.5~3 米。窯體建築材料用磚,火膛、窯牀、煙室各部用耐火磚,內壁抹一層耐火土,窯牀底面上鋪墊一層厚約 10~30 釐米的粗砂。北宋早期以前窯爐以木柴作燃料,火膛中均發現有柴灰;北宋中期以後窯爐燃料用煤,火膛中均發現大量燒過的煤渣。

唐五代時期定窯三彩塔式蓋罐

從出土品可知,唐和五代時定窯燒製的瓷器還比較粗糙。宋代的定瓷以白定爲最佳,胎薄細膩、彩色瑩潤,曾有“白如玉、薄如紙、聲如磬”之說,瓷器品種主要有碗、盤、盆、罐、杯、壺、瓶、枕、器座以及玩具等,造型優美;裝飾文雅,多采用刻花、畫花和印花等技法,圖案佈局合理、清新明快,刻花刀法剛勁有力,印花構圖飽滿;紋飾以牡丹、荷花、菊花、梅花、萱草、禽鳥爲主,形態逼真,栩栩如生。北宋定窯的制瓷技術有許多創造和進步,除白瓷外,也燒製黑瓷(黑定)、紫釉(紫定)、綠釉(綠定)等,都是在白瓷胎上,罩高溫色釉。

定窯白釉口不流酒壺(宋代)

定窯白瓷藝術水平很高,社會影響很大。宋代大詩人蘇東坡知定州時,曾用“定州花瓷琢紅玉”的詩句,來讚美定瓷的絢麗多彩。定窯生產規模宏大,品種繁多。出土的北宋時期的龍鳳盤上刻有“尚食局”款,說明這裡不但燒製民間的各種生活用瓷,還爲宮廷燒製御用瓷器。

定窯黃釉鸚鵡壺(宋代)

北宋末期定窯一度停頓,金代恢復生產,產品仍較精良,元代逐漸衰落,產品單調,胎粗釉暗。金元時期,許多碗盤類器物均採用器物內底刮釉一圈、之後加以疊燒的方法,這便是粗糙化的表現。裝飾也走向草率,有的器物僅施黑色點畫,或以墨書爲飾。

金代定窯褐釉枕

定窯歷史上有過輝煌的成就,而今定瓷又開始復甦。曲陽定瓷在仿古的基礎上,推陳出新,研製成功仿古、美術、日常瓷器,在國內屢屢獲獎,並遠銷美國、日本、加拿大、荷蘭、香港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老樹新花,值得祝賀!

作者介紹

圖片|翟德芳

排版 | 小謝

設計 | 子彤

版權與免責:以上作品(包括文、圖、音視頻)版權歸發佈者【文博時空】所有。本App爲發佈者提供信息發佈平臺服務,不代表經觀的觀點和構成投資等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