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化量能不足 臺南爭取生質燃料廠

臺南市平均1年要焚化處理7000噸廢棄傢俱垃圾、2萬噸廢木材,尤其廢棄傢俱更呈現逐年增加。(臺南市環保局提供/曹婷婷臺南傳真)

臺南市每年須處理2萬噸廢木材及約7000噸廢棄傢俱,環境部資源循環署規畫於北、中、南成立生質燃料製造廠,南市府爭取落腳臺南;環保局指出,該案朝向與民間業者合作,臺南若設有生質燃料製造廠,粗估約可省下約7500萬元處理費,也大幅減輕處理廢棄物量能的負擔。

現代人物品用壞即丟,政府雖積極推動垃圾源頭減量,但垃圾減量不易,環保局觀察,傢俱類垃圾近年呈現逐年增加趨勢,木材、樹枝等則視氣候而定。

環保局每年將民衆丟棄的傢俱加以分類,堪用的就回收再利用,去年,環保局藏金閣木工師傅將回收的2822件傢俱,經由維修、拆料後,新創4327件傢俱並拍賣,另也與勞工局合作,將堪用傢俱提供給中低收入戶。

不過,每年仍有高達7000噸廢棄傢俱必須透過破碎後焚化處理,平均1噸處理費3、4000元。此外,每年廢棄木材數量更高達約2萬噸,目前都是將木材破碎、碎化後,部分交給木材銀行後,免費提供民衆索取作爲鋪料,但這些前置作業不只花錢,也增加廢棄物處理量能的負擔。

環保局今年編列7500萬元作爲清除樹枝、木材及傢俱的費用,且廢棄物去化管道與量能明顯不足。環保局長許仁澤指出,資源循環署規畫於北、中、南成立生質燃料製造廠,朝BOO、BOT模式運作,希望引進民間廠商投資設置,南部場尚未定案,之前曾徵詢南部縣市意願,預計近期也將公告開放民間申請,據瞭解,臺南有民間業者有意願投資。

他說,生質燃料製造廠是透過將廢棄木材轉爲再生燃料,可拿去發電,發電費率未來也可望分潤給地方政府。許仁澤說,如確定南部場生質燃料製造廠落腳臺南,好處是可節省處理廢棄物成本,也不必擔心廢棄物無處可去,至於具體營運細節仍待規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