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顯智批社宅進度大落後 政府標租國有地助炒房賺熱錢

時代力量立委邱顯智、OURs都市改革組織秘書長彭揚凱上午在立法院舉行記者會,呼籲政府應將國有地優先用於社會住宅等具公益性的政策需要,而不是當作國家和建商的金庫大量標租、哄擡房價。記者黃義書/攝影

時代力量立委邱顯智今天說,社會住宅的進度明顯落後,政府卻輕易招標地上權,美其名是活化資產,實際上是爲了出脫地上權的短期利益,不僅無視青年的居住權益,更是趁着黃牛房市大賺熱錢,請政府優先解決租屋黑市的問題,提高承租人及社會弱勢在租賃市場上的議價能力。

邱顯智與OURs都市改革組織上午在立法院舉行「社宅進度大落後,國有地標租助炒房?」記者會,呼籲政府應該將國有地優先用於社會住宅等具有公益性的政策,而不是當作國家和建商的金庫大量標租,哄擡房價。

邱顯智指出,內政部次長花敬羣曾經在去年12月誇下海口,聲稱2024年社會住宅將會達到12萬戶,但是根據內政部統計,已經完工的社會住宅不過才2萬4067戶,發包出去、還沒蓋好的則有4萬7045戶,其餘的都還在規劃當中,進度明顯落後50%。

邱顯智還說,行政院長陳建仁推出使用權住宅,嘗試擴大社會住宅的定義,但是使用權住宅、社會住宅都需要土地資源,政府卻輕易招標地上權,「請問陳建仁院長,你打算拿什麼來蓋房子?」

邱顯智批評,招標地上權美其名是活化資產,實際上是民進黨政府爲了出脫地上權的短期利益,不只是無視住宅政策跳票的風險及青年的居住權益,甚至是趁着黃牛房市大賺熱錢,根本是對民衆落井下石。

邱顯智表示,陳建仁上任後宣示新內閣將着手規劃300坪國有地的「使用權住宅」,以不限制最長年限、低於市價的價格提供住戶長期居住,作爲居住政策的新方向,同時還要修正「住宅法」放寬社宅定義。

邱顯智批評,租不好一直是都會青年最大的居住困境,少數房東掌握多數青年的居住資源,形成壟斷市場,政府卻始終不介入管制,導致一度5元的電費墊高租金、申請補貼卻被房東趕出家門、市場資訊黑箱的情形層出不窮,先處理買不起而非租不好的問題,顯然是本末倒置。

邱顯智指出,根據財政部國有財產署統計,2020年至2022年招標設定地上權共71筆,面積合計約31公頃,決標權利金合計高達595億2333元,其中有48筆位於住宅區,面積合計約20.12公頃,佔總面積近6.5成,如果把這些土地都拿來蓋社會住宅,內政部何必睜眼說瞎話,強調住宅政策沒有跳票、預期數量可以達標。

OURs都市改革組織秘書長彭揚凱補充,近年來房價飆漲的根源來自政府帶頭炒地,政府把整體開發地區公有土地透過「標售」模式處分,進而導致推升地價、疊高房價,政府一方面要解決年輕人的居住問題,另一方面卻是臺灣最大帶頭炒房價的作手。

彭揚凱呼籲,基於居住政策與居住正義的角度,政府應該重新思考國、公有土地的處分或使用方式,怎麼做纔是最有效的運用,新內閣團隊要有不同思維和做法,否則邏輯錯亂根本無法解決問題。

邱顯智說,國有地不是政府和建商的金庫,如果陳內閣有心迴應青年居住問題,應該優先解決租屋黑市的問題,提高承租人及社會弱勢在租賃市場上的議價能力,而不是推動使用權住宅,讓少數人佔用稀有的國家資源。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