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蓮花盛開的聲音——澳門社會文化發展紀事
(原標題:傾聽,蓮花盛開的聲音——澳門社會文化發展紀事)
從空中俯瞰,澳門像一朵向海生長的美麗蓮花,綻放在祖國南海的碧波之上。這座美麗的城市,既是東西文化交融之地,也是傳統與現代融合之城,更是“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熱土。
迴歸祖國25年來,這朵蓮花破蕾綻放,陸地面積從迴歸之初的21.45平方公里擴大到33.3平方公里,從南海之城發展成爲國際大都市;這朵蓮花茁壯生長,本地生產總值從1999年的519億澳門元(1澳門元約合0.12美元)增長到2023年的3795億澳門元,從曾經的動盪蕭條蛻變爲如今的繁榮穩定……美麗蓮花搖曳生姿,向全世界生動展現“一國兩制”的強大生命力與巨大優越性。
數百年滄桑,廿五載鉅變。澳門在傳承中成長,在創新中發展。回顧過去的1/4世紀,人們由衷感嘆:這是澳門歷史上發展速度最快、發展質量最高、居民獲得感幸福感最強的時期。
愛國愛澳,是心田流淌出的歌
12月的澳門街頭,處處洋溢着節日喜慶氣氛。道路兩側,“慶國慶75週年·迴歸25週年”的招牌並肩而立,國旗和區旗交相輝映,迎風招展。
25年前的12月20日,澳門同樣沉浸在一片紅綠交織的歡騰之中。市民們揮舞五星紅旗和綠色的澳門特別行政區區旗,共同慶祝澳門迴歸祖國的歷史性時刻。
“歷經400多年滄桑的澳門終於回到了祖國母親的懷抱!”當年迴歸活動現場的解說員高錦輝回憶起25年前的場景,情緒依舊激動。
高錦輝如今是澳門培正中學校長。像澳門各大中小學校一樣,培正中學重視從制度、課程、教材、師資培訓及活動等層面全方位推進,力促愛國愛澳傳統薪火相傳。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離開你太久了/母親……”當時將這首《七子之歌》唱響神州大地的容韻琳正是培正中學小學部學生,而現在她的學弟學妹們人人會唱這首歌。
“這首歌代表着對澳門迴歸祖國的喜悅與自豪感,我們會不斷將這首歌傳唱下去。”培正中學小學部六年級學生王妤心說。
“愛國愛澳核心價值在澳門社會居於主導地位,是澳門‘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重要經驗之一。”澳門特區政府教育及青年發展局局長龔志明表示。
如今,澳門所有學校升掛國旗。大中小學各個教育階段都有澳門基本法教育的內容,國家憲法和澳門基本法被列爲大學必修課。澳門特別行政區立法會2006年從法律上明確了愛國主義教育的目標。此外,教育及青年發展工作的多個十年發展規劃有序公佈,持續深化愛國愛澳教育的內涵。
在澳門教業中學,有一個讓人耳目一新的學習平臺——“家國天下”澳門歷史文化體驗館。體驗館通過多媒體互動技術將傳統文化融入課程,讓歷史和文化生動有趣,培養學生對中華文明的深刻理解和文化自信。
“通過體驗館這種別開生面的方式開展家國情懷教育,體現澳門與祖國文化相連,能啓發師生汲取優秀傳統文化營養和智慧,對增強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具有深遠意義。”龔志明說。
澳門學界五四青年節升旗儀式、澳門青年學生軍事夏令營、京港澳學生交流夏令營、澳門青少年外交知識競賽……各類貼近學生所需、注重體驗的多元化活動持續舉辦,厚植澳門青少年家國情懷。
如今,造訪澳門的內地遊客與當地居民接觸,收穫的最直觀感受就是“親”:骨肉同胞的親切和溫暖,血濃於水的親情和關愛。
“這是澳門居民國家認同感的自然流露。這份熔鑄在血脈裡的愛國之情,離不開一脈相承、不斷夯實的愛國主義教育基礎。”澳門中華教育會會長陳虹說。
煙火市聲,最是動聽凡人歌
入夜,一場穿越時空、流光溢彩的光影盛宴在澳門上演。“光韻緋門”以粉色詮釋澳門社會的愛國情感,“極速賽道”動感呈現澳門賽車文化,“撻趣無限”創意展現澳門獨特風味……“2024幻彩耀濠江”以“時空的共融”爲主題,爲澳門市民及遊客送上一系列沉浸式夜間娛樂體驗。
夜幕下,第二十四屆澳門美食節在西灣湖廣場吸引海內外遊客和澳門居民在這裡品嚐全球美食,感受澳門“世界美食之都”的魅力;康公廟前地,“四海騰龍耀濠江”花燈藝術展匯聚大灣區優秀藝術家,讓人沉醉於花燈的獨特魅力……
“澳門是個獨特的旅遊目的地,大型盛事、賽事、展覽、表演以及大大小小的節慶活動貫穿整年。”澳門特區政府旅遊局局長文綺華說。
在內地遊客周寶蘭眼中,澳門活潑的“人間煙火氣”格外吸引人。在她的遊記中,澳門的街道“充滿了活力與生機”,建築物色彩斑斕,“每一面牆都講述着不同的故事”。
澳門的政府長者公寓尤其引起了她的注意,米黃色與白色的外牆在陽光下顯得格外溫馨。“這裡不僅是老年人安享晚年的居所,更承載着這座城市對老年人的關懷與尊重。”
澳門特區政府2020年提出設立政府長者公寓,今年10月15日正式投入服務。公寓位於黑沙環新填海區P地段內,樓高37層,總計提供1815個住宿單位(包括單牀房及雙牀房)。
首批入住的林先生夫婦由衷認爲,選擇在這裡養老是個明智的決定,提升了他們的生活質量。“電梯上下方便,屋子寬敞明亮,食物口味適宜,交通便捷,購物也便利,生活在這裡真是太舒適了。”林太太說。
澳門迴歸祖國後,特區政府財政收入持續改善,逐步加大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務供給範圍與力度。目前,特區政府共有社會服務機構及項目293個,服務覆蓋社會援助、兒童及青少年、長者安老、康復等範疇。特區政府還通過與社會服務機構合作,對貧窮家庭、低收入家庭和特定弱勢羣體等3類貧弱羣體提供精準扶助。
迴歸祖國前,澳門經濟連續4年負增長,失業率超過6%。在中央大力支持下,歷屆特區政府都將促進人民福祉作爲施政重心,以提振經濟和促進就業爲重要任務。
一連串數據,爲澳門居民的幸福生活提供了詳實腳註:
——2012年以來,澳門總體失業率多年保持在2%以下,總體就業人口月收入中位數由1999年的4920澳門元增加至2023年的1.75萬澳門元。
——澳門居民每月僅需供款90澳門元,退休後每月最高可領取3740澳門元養老金,每年發放13個月。符合資格的澳門居民還可享受敬老金、現金分享等福利。
——年滿65歲的澳門永久性居民,平均每月從政府享受現金性福利逾6200澳門元。社會保障制度還覆蓋失業、疾病、出生、結婚等津貼。
——澳門已建成公共房屋單位數目增至57117個,95%的社會房屋租戶獲豁免繳付租金。七成以上居民住在自購物業中,人均住房面積逾20平方米。
——65歲以上的老人可享受免費醫療,澳門居民平均預期壽命從1999年的77.9歲提高至2023年的83.1歲。
…………
“澳門實施15年免費教育。在2022年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測試中,澳門15歲學生的總體表現排名全球第二。”龔志明自豪地說。
在澳門大學讀書的比利時留學生米奇用“成長中的城市”概括他眼中的澳門:“如果你在20年前、15年前就來過澳門,會看到它一直在成長。”
交匯融合,奏響美美與共交響樂
在近日開幕的保利美高梅博物館,一張西式掛毯吸引衆多觀衆駐足欣賞。它已有400多年曆史,左上角的城市圖案以一張澳門古地圖爲原型,掛毯邊沿點綴着中國的鳳凰圖案及花草紋飾。
這是“藍色飄帶——探索神秘海域 邂逅絲路遺珍”展覽中的一件展品,它和其他衆多文物見證了澳門中西文化交流交融的歷史。
“澳門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關鍵節點,也一直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澳門因此沉澱出融匯中西、貫通古今的獨特城市精神。”美高梅中國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及執行董事何超瓊說。
“洋船爭出是官商,十字門開向二洋。”明代以來,澳門因爲十字門的獨特地理位置及其作用,成爲海上絲路的重要中轉點。明中後期,澳門已是國際聞名的貿易港,扮演着聯絡歐、亞、非、美四大洲海上貿易航線的中樞港角色。因外貿發達,這個小漁村邁入了更大的歷史舞臺,發展成爲繁忙的商業城市。
從明清時期的商貿港口,到中西文化交匯之地,再到迴歸祖國後多元發展的特別行政區,澳門以獨特的人文歷史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聚集於此,塑造了獨具特色的習俗、禮儀、建築、語言和飲食習慣。
作爲節慶之城,澳門每年舉辦超過20個不同習俗的節慶活動,既包括春節、端午節等中國傳統節日,也包括復活節、聖誕節等西方節日。
澳門還舉辦了許多具有創新特色的節慶項目,如中葡文化藝術節、國際幻彩大巡遊和澳門國際音樂節。這些活動豐富了澳門的文化生活,也促進了國際交流合作和文明互鑑。
今年澳門當選2025年“東亞文化之都”。在澳區全國政協委員、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主席吳志良看來,澳門獲此殊榮實至名歸。
“幾百年來,澳門作爲中國對外開放最重要也最持久不斷的窗口之一,對中西文化交流產生巨大影響。”吳志良說,澳門文化的特殊性一方面在於完整保存了中華傳統文化特別是嶺南文化的基因,另一方面在於澳門作爲中國最早對外開放的港口之一,成爲與外來文化交流交往的前沿。
迴歸祖國後,澳門歷史城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涵蓋大三巴牌坊、媽閣廟、鄭家大屋、三街會館等22座建築物和8塊前地。
漫步澳門歷史城區,會看到大三巴與哪吒廟比鄰而建,媽閣廟與葡萄牙詩人賈梅士雕像也各有朝聖者;坐上巴士和輕軌電車,耳畔傳來粵語、普通話、葡萄牙語和英語的報站名。中西合璧、族羣共融的特質,造就了一個活色生香的澳門。
“在澳門這麼小的地方,中西文化長期交流交融,在世界其他地方是罕見的。”吳志良說,澳門的獨特之處在於,形成了不同民族、文化、信仰、宗教在方圓數裡之地和睦相處的一種社區精神。
11月28日,澳門評選出迴歸祖國以來文化事業發展25件大事。澳門基本法規定和支持特區政府發展文化事業、國家確立澳門“以中華文化爲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的發展定位等入選。
如今的澳門精彩紛呈,傳統融入現代,老城煥發新生。
澳門迴歸祖國以來首個商業都市更新重建活化項目“M8澳門八號”,突出新舊融合特質,吸引八方客紛至沓來。該項目前身爲澳門郵電廳職工宿舍,改造後獨特的現代設計與古老街區風貌相得益彰,化身爲澳門城區新的文化商業地標。
“‘M’象徵澳門(Macau),‘8’代表其周圍環繞着8處世界文化遺產景點,是澳門歷史的縮影。”該項目總監賀力文說。
澳門特區政府社會文化司司長歐陽瑜表示,特區政府正持續打造澳門歷史片區作爲獨特的文旅目的地,實現以文化帶動關聯領域深度融合發展。“作爲中西方文化交融之地,澳門擁有得天獨厚的歷史文化優勢。迴歸祖國後,這種文化軟實力逐漸轉化爲澳門經濟發展的新動力。”
斗轉星移,歲月流轉。濠江之畔,潮起潮落;望洋山下,同心前行。如今的澳門,沉睡已成爲歷史,漂泊不再是命運。這朵“盛世金蓮”,在紅日映照下,必將綻放更燦爛的光芒。
(據新華社澳門12月16日電 記者齊湘輝、尚昊、郭雨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