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深圳1號石滬竣工 民衆體驗修築匠師堆砌工法

桃園市新屋區愛鄉協會與中央大學合作,透過募資舉辦以石滬爲主題的「守滬」活動。(蔡明亙攝)

民衆體驗搬運堆砌石滬的大石頭。(蔡明亙攝)

新屋深圳1號石滬明將舉辦竣工儀式。(蔡明亙攝)

大學生體驗堆砌石滬,將小石頭塞入縫隙間穩固石滬。(蔡明亙攝)

桃園市新屋區愛鄉協會與中央大學合作,透過募資舉辦以石滬爲主題的「守滬」活動,今由多年修復經驗的專業石滬匠師,帶領大小朋友走進深圳石滬羣,體驗選滬址與堆疊工法,另也有不插電音樂節與文創小農市集,爲明日的深圳1號石滬竣工儀式暖場。協會表示,新屋石滬失落多年好不容易被重拾起,盼年輕人加入賦予新生命,持續推廣環境永續教育。

傳統捕魚法石滬是由潮間帶的石頭,堆砌成圓弧狀堤岸,利用海水漲退潮的高低差,隨漲潮遊入石滬範圍的魚蝦,待退潮後就會被留在石滬內,屬於環境友善、危險性低、勞力時間需求低且較不傷魚體的捕魚法,但因新興捕魚法進步、修護需求高、海岸環境改變與堆砌時間久而逐漸式微。

桃園市新屋區愛鄉協會已成立16年,致力於推廣環境永續教育,讓更多人接觸石滬文化,爲響應地方創生政策,今年協會與中央大學19名學生合作透過募資舉辦「滬不相浪」特色活動,除設有在地小農與文創市集、不插電音樂會外,最特別的是體驗「一日石滬匠師」。

協會顧問李仁富今帶領民衆實際走入剛完工的深圳1號石滬,從石頭挑選、搬運與堆砌技巧到經驗分享,都是許多人未接觸過的新事物,李仁富與2位匠師示範後,引導民衆動手體驗,讓民衆化身一日匠師,其中一名大學生更直呼「雖然累但體驗得很值得」。

李仁富表示,協會中30多位匠師花費2年完成深圳1號石滬,將於明日舉辦竣工典禮,滬不相浪系列活動爲年輕新血規畫,加入海管處引介的駐點學生以及在地社區居民幫忙,盼在環境永續和循環經濟的基礎上,以青年角度賦予石滬新生命。

「堆砌石滬是很累很大的工程!」李仁富提到,16年前大多新屋人都不知海邊有石滬,協會成立後啓動修復計劃,近年桃園石滬協會也加入修繕行列,而專業匠師起初都是做中學,築了倒、倒了再築,後來每人都會發展出個人堆砌喜好。

李仁富說,堆砌石滬也能領悟人生道理,走在石頭路上需低頭注意安全,代表時時刻刻謙卑,堆大石頭時必須要有小石協助固定,代表做任何事基礎要先打穩,否則容易鬆動。盼透過社區、學生與協會間的連結,撒下石滬文化的種子,讓這項無形文化資產成爲匠師們的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