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節,這羣人在淘寶上求“罵醒”

情人節到了,你是不是正忙着爲心愛的人預訂餐館和禮物?

但還有一羣人,此時此刻正在網上求別人“罵醒”自己:

“家人們,看着別人過情人節,我的戀愛癮又犯了,想看看那種特別狠心的分手聊天截圖,越狠越好”。

翻看這些求助的評論區,也充斥着各種“罵醒戀愛腦”的金句,諸如:

“散夥是人間常態,誰都不會例外”、“愛過和瘦過一樣沒用”、“可有可無,一律可無”……

但僅僅簡單幾句話,還不足以讓他們從“爲戀愛上頭”的狀態中醒悟,甚至有些人不惜直接淘寶搜索“罵醒戀愛腦”找對應的服務,只爲了對方能罵醒自己,“回頭是岸”。

本期顯微故事講述了一位專門提供“罵醒戀愛腦”服務的商戶故事,每年七夕和情人節,都是店鋪生意最火爆的日子。

除了“罵醒戀愛腦”以外,淘寶上還有店鋪提供其他跟“感情”相關的虛擬商品或服務,例如樹洞陪聊、銷燬結婚證和分手物品、親子鑑定等。

保持清醒、保持樂觀、保持情緒穩定,是購買這些服務的消費者的主要訴求。情緒上頭雖然轉瞬即逝,但情緒所帶來的商業價值也不可小覷。

以下是關於他們的真實故事:

2月14日,情人節,姜楠的店鋪不出意外地又“爆單”了。

後臺的訂單提示聲此起彼伏,新消息的提示數不斷增加,每一條消息背後都是一個急切等待姜楠“罵醒自己”的陌生人。

“海王就是會欲蓋彌彰,讓我深陷其中,2年戀愛腦被店員給糾正清醒過來了”、“工作上比較煩,分手了一直走不出,下了一個溫柔等級的罵醒,老師開導的可以”、“閨蜜迷迷糊糊的,被渣男pua了,就下單試試,一小時就給她說服了”……

不同的需求會被匹配到不同的陪聊師,比如“充電寶”、“溫柔港”、“錦鯉”等,如果你不清楚自己適合哪一類陪聊師,也可以選擇開一個“盲盒”。

姜楠的淘寶店鋪名爲“大哥你好呀”,掛在店鋪主頁置頂位置的是售價10元的“戀愛腦罵醒”服務。

每到情人節、七夕節,都是姜楠小店客源爆滿的日子。

年輕人們在此傾訴自己在情感上的困擾,甚至不惜要求姜楠嚴厲點把自己罵醒,讓自己從“上頭”的戀愛中清醒過來。

這些現象不算姜楠店鋪裡的個例。如今年輕人的戀愛觀和傳統一代大爲不同,他們開始更“追求清醒、獨立,在意自己在戀愛中的位置和心理感受”,姜楠說道。

據統計,2022年中國結婚登記數爲683.3萬對——這是自1986年以來結婚登記數量最低的年份,也是自2013年達到1346.9萬對的最高峰後,結婚人數連續9年下降。

雖然年輕人嘴上說“不會再愛了”,但據查數據顯示,61%的非婚青年仍然相信愛情,並且相比單身羣體,戀愛羣體中相信愛情的人則更多。

由此可見,我們並不是不渴望戀愛,而是希望在愛情中得到正確地對待,找到更適合自己的感情。

有些姑娘遇人不淑,明明是對方犯了原則性問題,但依然在這裡留言說自己放不下,只要對方願意回來就能原諒他。

姜楠表示,“道理大部分人都知道,也想掙脫,但只靠自己的力量又遠遠不夠,就需要一個人來給自己鼓勵和支持”。

還有些人是看到朋友陷入不良情感狀態裡,作爲朋友勸解無用,只好找到姜楠店裡的陪聊師,希望對方用更理性客觀的第三方視角來幫助朋友走出迷途。

在諸多求罵醒的男男女女裡,姜楠發現需要被罵醒的“戀愛腦”年齡分佈比想象中的寬泛,18-40歲的都有,但大部分集中在18-28歲,“這個年紀的年輕人面臨着學業、職場、戀愛的多重選擇和壓力,生活不太穩定,對情感的需求會高一些”。

此外,在性別分佈上,服務對象大部分是女生,男生只佔到20%,“即使是男生,也往往是他的姐姐或者女性朋友來幫忙下單”。

姜楠分析,男客戶的“戀愛腦”原因都比較單一,“基本就是忘不掉初戀”。但女性的情況會複雜一些,“有的會盲目給男生花錢,還容易被PUA到離不開對方等等”。

爲了能滿足客戶的多樣化需求,姜楠會在招聘陪聊師時就做好篩選。

他會要求對方填表,從性別、年齡、星座、城市、社會閱歷和情感閱歷方面進行劃分。符合初步要求的,姜楠會先給陪聊師派單試用,但如果收到兩次客戶差評的就會被清退。

“顧客下單後,我也會先問清楚客戶需求,要什麼樣的陪聊師基本在我們這邊都能找到”,姜楠說道,“寶媽、幼師、心理諮詢師、退役軍人等都有,有的客戶想找985的,或者聲音好聽點的,這樣的需求也都可以被滿足”。

或許是女生更瞭解女生,姜楠合作的100多個陪聊師裡60%是女性。

其中,“90後”能達到60%,“00後”有30%,“80後”則佔到10%左右,還有不少陪聊師有心理諮詢師的專業認證、甚至是新聞播音專業畢業,能用更溫柔的聲線,客觀和科學地幫助顧客走出低谷。越來越專業專業的客服正在成爲這個行業的發展趨勢。

在姜楠的耐心解決下,客戶的反饋都很好,生意也火爆了起來。

尤其是去年七夕前,《消失的他》上映後,流量一下子涌入姜楠的小店。據他介紹,生意好的時候一個月的營業額能有三四萬,“後臺回覆到手抽筋”。

最開始,姜楠也沒想到“罵醒戀愛腦”的生意可以這麼火爆。

“畢竟是非實物產品,很多東西無法標準化,情感諮詢和安慰也比較主觀,和客戶的溝通以及服務反饋都需要慢慢摸索”,姜楠說道。

“你好大哥呀”店鋪於2年前創辦。一開始姜楠只想着做個“陪聊樹洞”的生意,“疫情期間大部分人居家辦公、內心壓抑無處宣泄”,姜楠說,他發現很多年輕人都獨自在大城市打拼,難免有寂寞孤單需要人安慰的時候,就開始嘗試樹洞生意。

慢慢地,樹洞生意的商家越來越多,競爭也激烈起來,姜楠開始轉而切入“罵醒戀愛腦”的細分賽道,樹立起自己店鋪的特色。因爲他發現,“罵醒戀愛腦的客單價、轉化率更高”,每一年的情人節和七夕數據的攀升也佐證了他的設想。

“尤其是去年《消失的她》上映後,我們店鋪4天內支付金額環比上升了300%”,姜楠說道。

在整個淘寶生態裡,像姜楠這樣提供虛擬商品服務的商家不在少數,而在所有陪聊的商戶裡,姜楠也不過是中等規模水平,這意味着這一服務的需求量十分旺盛。

當然僅僅“罵醒戀愛腦”還遠遠不夠,如果你希望刪除和另一半的所有記憶,還可以搜索“銷燬結婚證”、“銷燬分手物品”,委託淘寶商家在幫你保護隱私的前提下,對你的個人物品進行銷燬。

被罵醒分手後,短期內還無法走出傷痛的,也可以搜索“樹洞陪聊”和“失戀安慰”,召喚陪聊師們24小時安撫自己受傷的心靈。

安撫失戀的人,也是做樹洞陪聊創業的子豪遇到的主流需求之一。

02年生的子豪在初二時就輟學步入社會,他做過保安、也在電廠裡做過流水線工人,後來做保安時朋友建議他利用自己多舛的人生經歷去淘寶做個兼職樹洞,做個傾聽者。

一開始,他對這件事是懷疑的,但做了一段時間後子豪發現,“大部分人的需求是你能聽懂他的話,get到他的點,實際上能提供這種解決方案的人並不多”,子豪說,“你需要有自己的人生閱歷,也要有自己的判斷”。

靠着自己的經歷和樂於傾聽的耐心,子豪如今已從兼職陪聊師搖身一變創辦了自己的淘寶樹洞陪聊店鋪,開業不過4個月,月銷售額已超過6萬,最高時能達到10萬元。

“什麼樣的人羣,會在虛擬空間找樹洞陪伴?”子豪店鋪裡的陪聊師嘉偉說道,“因爲現實中沒有一個好好聽他們生活的人”。

加入到子豪的陪聊師隊伍後,嘉偉已聆聽了不下400個傾訴者,買家中不乏經濟狀況、社會地位都不錯的人。但他發現,無論對方身處怎樣的境地,都會有需要陌生人安慰的時刻。

成年人的世界,沒有不孤獨的時刻,正如《海上鋼琴師》中曾提過,“合羣是爲了自保,孤獨是真正的自由。”

很多顧客會在深夜找到嘉偉,在語音或者電話裡大哭一場,這種情緒的決堤往往不是遇到什麼重大的人生挫折,甚至可能只是一些特別微乎其微的小事,“比如打翻了一杯剛倒的牛奶、用了幾年的耳機線斷了,或者今天睡醒發現手機沒有充電。”

“都是情緒的累積,方方面面的小事,都會成爲成年人崩潰的瞬間。”嘉偉說,“樹洞做的是陪伴和心理疏導,而不是告訴他們你有病,你得吃藥,因爲道理其實他們都懂。他們很多是堅強的人,真的問題他們會自己去解決。”

多數買家,在樹洞哭過一場後,情緒都會稍得安撫。“第二天一早,照樣準時起牀出門,去面對一個人戰鬥的世界。”

“很多人都是長期以來一個人生活、奮鬥,朋友也都是工作和生意上的往來,遇到什麼事情都是自己扛”。

姜楠團隊中的一位陪聊師也表示,雖然商品叫做“罵醒戀愛腦”,但“大家都是成年人了,都有自己的想法,誰會真的願意聽你罵?真要找罵,父母不會罵嗎?”

比起結果,“罵醒戀愛腦”的過程更重要,這些陪聊師的作用更多的是在傾聽和撫慰那些“戀愛腦”的人,“如今已經是快節奏戀愛的社會,我們就是充當他們的參謀,幫助他們宣泄情緒”。

“成年人身邊沒人說話,這也是新商業趨勢”。

在快節奏的都市生活下,各種情緒需求都在淘寶上被搜索、被解決,和這些情緒需求有關的生意交易量也出現了井噴趨勢。

除了情感安慰類的服務,還有各種“只有你想不到,沒有我做不到”的非實物商品。

比如,專門用來整蠱好友的“虛擬蚊子”。

下單後可以讓賣家添加指定的QQ或微信號,一旦對方通過,賣家就會一直向對方發送“嗡嗡嗡”等,模擬蚊子震翅的擬聲詞,甚至還有配套的視頻及表情包,花的錢越多,“嗡”的時間越長。

比如,在高考和考研期間,受到考生和其親友追捧的“愛因斯坦的腦子”。還有“財運+1”“考編上岸”等具有祈福意味的虛擬商品。

諸如此類的服務層出不窮,不難看出當下人們的心理壓力大,需要心理疏導,比以往更願意進行情緒消費。

這才讓姜楠、子豪等00後商家得以在淘寶上發現大商機,讓情緒消費成長爲淘寶上的新賽道。

每個人都是孤獨地和世界進行對抗。

道理每個人都清楚,但是認知就像一座監獄,每個人都是自己的囚徒——我們都需要他人的幫助和互相救贖。

儘管這份自由有些苦澀,但也帶來了新的商業價值——掌握了符合當代人的心理按摩技術,也就抓住了新的商機。

朋友和親人之間往往不一定能互相理解,所處的位置和身份的不同,也導致很多事情需要尋找陌生人的專業幫助。非實物商品在這過程中,成爲了一種讓消費者沒有心理負擔、平等交易關係上的交換。

這種商品可以是傾聽、可以是求罵也可以是鼓勵,但最終可以被定義爲“一種心理安慰式的商品存在。”

這種安慰在當今高速發展的社會中存在是必要且必須的。

正如《有效的安慰》一書中,作者安德烈提到,“安慰的作用遠遠超越了一時的鼓舞,安慰是一種與暴風雨並存的生活方式、一種愛的宣言、一首溫柔的歌,它將世界與其中的美好和不幸重新聯結起來”。

這些求“罵醒”的人,正是渴望愛情的人;這些在淘寶上購買情緒產品的人,正是一批樂於去積極生活的人。

“悲傷將我們與世界、他人和自己分割開來,而安慰則耐心而溫柔地重建這些聯繫。”安德烈在書中總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