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農巧手玩創意 紙鶴耳環受歡迎

張育豪以和紙折出精巧的耳環,每對都要花上1小時才能完成。(張育豪提供/劉秀芬臺南傳真)

29歲的張育豪,原本在高雄的日本料理店工作,因爲疫情回到臺南新市老家,除了幫家裡農場工作,也重拾摺紙愛好,以和紙折出迷你紙鶴耳環,還有方形、三角形、心型變化款,於農產市集擺攤時,大受婆婆媽媽喜愛,銷路比農產好。

由於對摺紙有興趣,3年前張育豪找來色紙,自己練習摺紙鶴。張育豪的姊姊張鬱雅是藝術科班出身,她建議弟弟改用花色繽紛的日本和紙;張育豪愈折愈有興趣,嘗試縮小尺寸,愈折愈迷你,5公分大小的和紙,在他的巧手下,變成長、高各約2公分的小巧紙鶴,並加工成小巧耳環。

張育豪的首批紙鶴耳環,在南科管理局園遊會擺攤時大受好評,一位在化妝品公司上班的小姐買回去後,又向張育豪下單10對耳環,要買去送客戶,因此埋下張育豪以此爲業的創業夢想。

去年疫情期間,由於餐廳不景氣,張育豪的腳又受傷,他回臺南老家休養,又開始積極摺紙,開發新款方形、三角形、心型等新款,原本1對要花2小時,現在已經進步到1小時。

張育豪說,每個作品配色都獨一無二,有人喜歡迷你型,也有人喜歡誇張型,他都可以配合,張育豪也會在IG上留下客人戴上耳環開心燦笑的照片。

雖然賣耳環收入還比不上一般上班族,但張育豪目前先在家裡農場幫忙,同時成立工作室,如果大家多捧場,他也考慮當成正業,若親子們對摺紙有興趣,他也樂意開班授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