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祖5攻略 燒雜草、露天燃燒恐重罰10萬元

環保署提醒民衆清明掃墓,可把握5攻略。圖/取自環保署臉書

清明連假不少民衆返鄉掃墓或出遊,不僅造成空污問題,墓地火警頻傳,也讓警消疲於奔命。環保署呼籲,用友善環境的方式來表達慎終追遠的誠意,把握清明祭祖5攻略,愛祖先也愛地球;另提醒民衆切勿燃燒雜草,若引發火災依法可處3000元以下罰鍰、露天燃燒最高處10萬元罰鍰。

環保署在臉書發文表示,清明祭祖5攻略包含以功代金,將購買紙錢的預算轉爲捐款做公益累積功德;以鐮刀或工具去除雜草後捆綁集中棄置;將紙錢放置於公墓定點集中,由環保局送到有空氣污染防制設備的金爐處理;用電子鞭炮或錄音替代傳統鞭炮,避免影響空氣品質及火災發生;帶回產生的垃圾勿隨意棄置。

環保署空保處長蔡孟裕表示,環保署已於四大超商提供捐款管道,目前有95個社福團體響應,去年全國各管道響應以功代金捐款金額已達4800萬元,爲2017年捐款金額的5倍。

蔡孟裕說,許多民衆掃墓時會有燃燒紙錢及除草需求,以今年228連假期間苗栗銅鑼地區公墓爲例,透過微型感測器監測掃墓焚燒雜草等祭祀活動後,發現空氣中細懸浮微粒(PM2.5)濃度從20微克/立方公尺,上升至300微克/立方公尺,遠高於「紅害」的54.5微克/立方公尺。

蔡孟裕說,焚燒除影響空品也易引發火災,去年清明期間火災件數,光燒冥紙、除草就佔72%。提醒民衆掃墓時切勿燃燒雜草、亂扔菸蒂,若引起火災,可依消防法處3000元以下罰鍰;若造成公共危險還恐觸犯刑法;另露天燃燒則違反空污法,可處1200至10萬元罰鍰。